- 科室介紹
-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 淺談兒童語言發展
科室介紹
淺談兒童語言發展
淺談兒童語言發展
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的語言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表現呢?相信是很多家長的疑問,而語言的發展又有哪些面向要注意呢?以下將先介紹語言的基本結構,並提供家長語言發展里程碑做為參考,由於每個孩童的發展步調不盡相同,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有疑問的話,可至復健科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評估與協助。
「語言」的要素
形成語言的要素主要包含「形式」、「內容」、「使用」三個部分,因此,在了解孩子的語言發展時,應從全面的角度來觀察評估,說明如下:
語 言 | 形 式 |
可從以下三個部分去分析
|
內 容 | 也就是「語意」,係指詞彙的意義、概念。如:「媽媽!我看到蝴蝶」這句話當中,「媽媽、我、看到、蝴蝶」,各自有其要表達的意義。 | |
使 用 | 也就是「語用」,主要是指語言使用的目的及規則,也可說是溝通技巧。目的可能是分享訊息(如:媽媽!我看到蝴蝶)、表達抗議(如:我不想吃青椒!)…等等;規則則像是維持話題、對話輪替(一來一往交換訊息)…等等。 |
而上述這些語言的要素又可分成「理解」、「表達」兩方面去了解,簡單來說,「理解」是指孩子可以聽懂多少(如:語意的理解→孩子是否知道「蝴蝶」的意思);「表達」則是孩子可以說出多少(如:語意的表達→孩子是否能說出「蝴蝶」來表示意圖)。
只有語言這一種溝通形式嗎?
其實除了語言外,「副語言」、「非語言」在溝通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用以傳遞訊息、賦予溝通內容更豐富的意涵。「副語言」包括音量、音色、語調、語速、語氣…等(如:使用不同的音量、語氣來說「我知道了」,表現的意思也會有所不同);「非語言」包括眼神、表情、手勢、動作…等(如:使用動作比出「OK」也可以表示「我知道了」)。因此,在了解孩子的語言發展時,也需將副語言、非語言等面向納入考量,以得知孩子完整的溝通能力。
兒童語言/溝通能力的發展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語言和溝通包含的內容非常廣,而不同年齡階段的孩童需要具備的能力也不相同,以下將針對不同階段的孩童在溝通及語用(語言及非語言互動使用能力)、音韻(語音的發展)、語意(詞彙的發展)、語法及敘事(語句的發展、語句串聯後的敘事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進行簡單說明。
溝通/語用 | 語音/音韻 | 語意/構詞 | 語法/敘事 | |
0-6個月 |
不同哭聲表達需求 回應家長的短語 理解語調變化 理解手勢意思 |
發出母音 發出咕咕聲 發出重複音節的聲音(ㄅㄚㄅㄚ) |
理解熟悉詞彙 | |
6-12個月 |
回應自己的名字 模仿家長手勢 使用手勢表達意思 |
發出連續變化音節的聲音(ㄅㄚㄉㄚ) 嘗試模仿家長的聲音 |
理解5-50個詞彙 說出第1個詞彙 |
|
1-1;6歲 |
手勢動作溝通更精確 參與簡單遊戲(輪替、假扮、躲貓貓) 主動開啟互動(打招呼、分享) |
一長串亂語 說話清晰度25% |
理解5-50個詞彙(五官) 說出第1個詞彙 |
理解一個指令 |
1;6-2歲 |
理解250個詞彙 說出50個詞彙 |
理解雙指令 說出雙詞短語 說出否定句(球球不要) |
||
2歲 |
使用不同語氣 主動開啟話題 簡單對話1-2回 對話中學會等待 |
說話清晰度50% |
理解部分抽象詞彙(方位、比較概念) 說出50-300個詞彙 |
理解雙指令 說出完整句 說出簡單問句(鞋鞋呢?) |
3歲 |
能依溝通對象、情境調整話語 開始了解對話輪替規則 |
發出所有母音 說話清晰度75% |
說出時間詞 說出一種顏色 說出譬喻詞 |
說出含有修飾語的語句(修飾語:的、把…) 說出完整問句 看圖說故事 說故事包含人物、主題 |
4歲 | 可進行多個對話輪替、維持話題 | 說話清晰度90% |
說出方位詞 說出顏色名稱 回答數量 正確使用人稱代詞 |
描述物品用途 開始使用連接詞複合句(但是、如果…) 說故事順序呈現 |
5歲 |
熟練對話輪替 適當開啟話題 |
說話清晰度100% |
理解一個詞彙有不同意思 使用兩個詞結合創造新詞 詞彙多樣性、豐富度明顯增加 |
理解多個簡單指令 理解短文 使用複雜形式連接句子 說故事合乎邏輯,但缺少結尾 |
6歲 |
修補話語時加入更多訊息 使用間接請求 |
語音發展已成熟穩定 | 說出完整的故事 |
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因素
許多家長可能會困惑,語言發展的快慢是先天因素決定的嗎?其實,後天因素仍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如:腦部器質性損傷(腦部缺氧、腦性麻痺、腦出血或感染)、環境刺激、教育引導(家長陪伴的時間、過度使用平板手機缺乏人際互動、生活接觸或說話機會的剝奪)或生理性疾病之後遺症…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孩童的語言發展速度。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李平語言治療師 撰/ 復健科 陳俊龍醫師 校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