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治療腰椎滑脫新法 脊椎皮質骨軌跡螺釘手術傷口約3公分
2025/4/21一名72歲女性病患,長期飽受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所苦,走路不到五分鐘就必須停下來休息,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診斷腰椎第四、五節明顯滑脫,合併脊椎管狹窄,壓迫神經而導致症狀。求診骨科醫師陳冠融,醫病溝通後,以「CBT」皮質骨軌跡螺釘技術,透過3公分傷口,有效固定脊椎,並以新式「吊車技術」將滑脫復位減輕神經壓迫。手術後第二天,病患就感到症狀緩解,已能在病房內自行行走,術後一週回診時,她開心地表示能夠連續行走超過30分鐘而無需休息。目前持續門診追蹤。

拇指疼痛無力變形 醫:當心拇指基底關節炎
2025/2/21一名 65 歲的女性病患長期從事美髮工作,最近發現拇指一動就痛,特別是用力抓握物品就會劇烈疼痛。隨著症狀惡化,她甚至無法握拳,拇指周圍明顯腫脹。經過醫師診斷為拇指基底關節炎。求診骨科醫師王韋智,在接受微創關節鏡手術後兩個月內,疼痛減少 80%,拇指功能恢復,成功重返工作崗位。

嚴重脊椎狹窄走路困難 內視鏡脊椎減壓手術改善疼痛
2024/10/665歲林先生長期受到雙腳坐骨神經痛的困擾,接受保守治療仍無法明顯改善,坐骨神經痛日益加劇,除了腳麻痛外,也走路駝背且越走越慢。求診骨科醫師陳冠融,經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林先生的腰椎第三四、四五節之間出現了嚴重的神經狹窄。醫病溝通後,安排接受內視鏡脊椎減壓手術,術後林先生就自行下床行走,住院觀察一天後順利出院,後續門診追蹤。

高位脛骨矯正用術 保膝不換膝
2024/8/26一名50歲的女性病患長期膝蓋內側疼痛,經藥物和復健治療一段時間,皆無法改善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經過X光檢查,診斷為第四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合併內翻膝(O型腿),醫病溝通後,執行高位脛骨矯正手術,將O型腿矯正為正常腿型,分散內側過多的壓力,進而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壽命。

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 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
2024/8/7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院長陳自諒表示,該中心整合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和中醫科等,針對脊椎疾病提供疼痛全方位醫療資源,院方也和生醫園區在地廠商合作使用國人自主開發之電腦導航設備協助精準置釘,同時提供精準醫療並節省手術時間,且避免醫師和病人過度暴露在X光輻射,廠商也正在研發由機器手臂置釘,同時結合AI電腦判讀,期盼能成為醫師的好幫手。新竹縣衛生局殷東成和科管局主任秘書游靜秋肯定院方AI 微創醫療技術,全方位提供優質醫療資源

手指「吃蘿蔔乾」痛五年難伸直 槌狀指惹的禍
2024/7/1637歲的鄭先生,五年前在籃球場上的一次衝撞,手指意外受傷,原以為只是一般的「吃蘿蔔乾」手指挫傷,消腫後就會好,但配戴副木一段時間,手指依然疼痛無法伸直。五年來,他嘗試過復健、電療、震波等保守療法,皆未見改善,小指末節仍無法伸直,呈現彎曲狀態。求診骨科醫師王韋智,經過醫病溝通,進行槌狀指肌腱縫合手術,日前已經幾乎可以伸直,治療他困擾多年的槌狀指。

中年男子膝蓋”啪”一聲 膝蓋避震器半月板斷裂
2024/6/2850歲的男性病患主訴在公司爬樓梯,突然聽到膝蓋「啪」一聲,當下膝蓋劇烈疼痛,甚至出現關節腫脹、活動受限,求診骨科醫師陳威仁,經過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內側半月板後根部斷裂,經後續評估沒有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及膝內翻,安排關節鏡半月板根部經骨縫合手術,經過約一個月的休養,目前已經漸漸恢復行走功能。

拇趾外翻疼痛困擾 微創截骨手術緩解
2024/5/27
傳統腰椎術後疼痛症候群 射頻熱凝療法緩解
2024/5/670歲女病患在十多年前曾接受傳統腰椎手術,但近五年又逐漸開始感到背痛,核磁共振檢查雖顯示腰椎沒有復發神經壓迫,但下背痛的情況始終無法緩解,長期依賴止痛藥,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醫骨科醫師陳冠融,經過X光及臨床診斷為腰椎術後疼痛症候群,經過醫病溝通後,以射頻熱凝療法非侵入性治療,病患在隔日就出院,並感覺五年來的背痛終於緩解。

竹縣優秀運動員意外受傷 中醫大立即啟動醫療服務計畫照護
2024/3/1新竹縣自由車優秀運動員萬大中在228當天,跟著車隊到台北準備探勘全中運的比賽路線,突然對向衝出一台車發生撞擊,當場受傷倒地,經過在當地緊急送醫手術治療後。新竹縣政府立即啟動「新竹縣優秀運動選手醫療服務計畫」, 隔天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就診副院長王鍵元,經過傷口檢視和換藥,萬大中並沒有骨折,預計兩週可以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