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
緩和醫療共同照護簡介

「緩和醫療」是一組跨各科專業的醫療團隊,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宗教師、志工等,共同成立「緩和醫療共同照護團隊」,以整個家庭為照顧單位,提供身、心、靈、社會的整體性照顧及全人、全程醫療照顧計劃,緩解病人各種不適症狀;將緩和療護理念及照顧方式,推展至各病房的病人,使所有病人與家屬可以多一份身體、心理、社會、靈性的關懷,協助病人與家屬面對病痛出現的各種情緒及感受,繼而尊重生命的尊嚴與臨終者的權利,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緩和醫療的目標
- 解除或減輕病人因疾病所引起的各種不適的症狀。
- 促進病人與其家庭最佳的生活品質。
- 不刻意縮短或延長生命,幫助病人在人生旅途最後的一段日子裡活得更充實、有意義。
- 幫助病人與家屬把握親情相聚時間,去除怨懟,完成心願。
- 在病人生病時或過世後,協助家屬,提供心理支持與輔導。
服務對象
- 一般病房之癌症及非癌症病人。
- 經由專科主治醫師認定為末期病人,對治癒性治療效果不佳。
- 有身體疼痛或其他不適之症狀,心理、心靈需要輔助者。
- 經由專科主治醫師確定不適合治癒性治療,只適合症狀緩解性或支持性治療。
- 病人或家屬同意於臨終危急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 病人及家屬同意接受及共同參與緩和療護的照顧。
- 有身體、心理、社會、靈性方面需求的病人與家屬同意接受安寧共同照護團隊的共同照顧。
- 其他:家庭成員的溝通問題、病情告知、針對臨終病人家屬的需求等。
緩和醫療的服務內容?
- 包括住院、居家及共同照護三種模式,本院目前僅提供安寧共同照護。
- 生理的需求:運用各種藥物或輔助性療法減輕病人的症狀,如:疼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排便障礙、淋巴水腫等。
- 保持身體的整齊與清潔:身體清潔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協助及教導如何提供舒適的照顧,以維持個人的尊嚴。
- 社會心理需要:如不確定感、情緒的紓解、害怕成為家人的負擔、壓力、孤獨、捨不得與放不下、心願未了、遺言交待等與行為之協助。
- 靈性上的需求:包括尋找意義的需要、寬恕的意義、宗教信仰的需要,與生命的肯定、內心的平安。
- 協助病人與家屬面對與渡過死亡之過程,並幫助家庭適應新的生活。
- 瀕死症狀的照顧:教導家屬常見的症狀及各種的準備,使其有所預期及調適的時間,避免不必要的慌張與措手不及。
緩和醫療共同照護服務項目
- 與原診療團隊(目前住的病房)一起協助照顧病人。
- 提供病人完善的照護:含身體症狀的控制、心理的支持、社會資源的運用及靈性的提昇,使病人及家屬兩相安。
- 視情況需求可提供:每週 1 ~ 3 次的訪視。
- 提供家屬照護病人的基本護理指導與示範。
- 協助病人與家屬做未來的善終準備。
- 提供社會資源運用的諮詢與轉介。
- 視個別需要安排緩和醫療團隊成員給予關懷及協助,如社工、志工等。
- 協助病人出院後,接受「緩和醫療居家療護」服務,持續獲得完整的醫療照護。
- 協助有意願且有需要之病人轉緩和醫療病房。
點擊展開/關閉圖片描述
不換病房、不換醫師、熟悉的醫療團隊、避免重新適應新環境、多一分關心緩和醫療共同照護轉介方式
- 緩和醫療共照:住院病人在原病房可接受緩和醫療團隊之服務,由病房醫師開會診單。
- 緩和醫療居家:居家的病人直接由原主治醫師門診轉介、急診就醫會診或到家庭醫學科「緩和醫療門診」就診。
- 緩和醫療病房:病人及家屬認同安寧之照顧理念,且符合入院條件者,可安排住院服務。
點擊展開/關閉圖片描述
醫師開立照會單、 評估、 轉緩和醫療居家療護、 留原病房接受共同照顧、 轉緩和醫療病房、 病人及家屬獲得最佳照顧
114.09 7N0321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2056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2056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