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小兒腸胃炎

致病原因
引起腸胃炎的原因通常有:
- 病毒性感染:常見的病毒為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與腸道腺病毒等。
- 細菌性感染:常見的致病菌有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腸炎弧菌或寄生蟲感染等。
- 其他:食物過敏、腸胃道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等。
症狀
- 病毒性感染:腹瀉、噁心、嘔吐、發燒、腹痛、頭痛及虛弱。
- 細菌性感染:除了病毒性感染的症狀外,可能還會有血便或膿便,亦即大便中混合著血絲、透明黏液等。
治療與飲食
- 大多不需要特別的抗病毒或細菌藥物治療,也就是沒有所謂的”特效藥”。
- 急性腹瀉並不需要禁食,除非嚴重嘔吐、或嚴重的腹脹、腹痛導致無法進食。
- 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避免脫水。
- 飲食內容應以清淡 ( 稀飯、白吐司、陽春麵條 ) 為主。
- 避免高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因為此類食物除了腸胃道無法吸收之外,還會刺激腸道,使嘔吐、腹瀉的情況加劇。
- 建議暫時減少乳製品的攝取 ( 嬰幼兒服用母奶或配方奶者,則不在此限 ),或改用無乳糖配方奶。
- 必要時可以使用醫療用口服電解質液,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
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跡象:
- 嘴唇黏膜乾燥。
- 皮膚摸起來較為乾燥。
- 哭的時候眼淚減少或不見眼淚。
- 小便量減少 ( 若換尿布時出現下列任一症狀,須返診請醫師診治:次數減少、尿布重量減輕、尿變黃 )。
- 眼球周圍的眼眶下陷。
- 活動力減低、嗜睡或較為躁動。
- 前囟門凹陷(18個月前)
照護措施:
- 經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 避免食用可能被汙染的食物。
- 妥善處理病童的嘔吐物和排泄物,以及弄髒的床單或衣物 ( 處理者建議要戴口罩和手套處理 )。
- 勤換尿布、保持清潔,便後最好以清水沖洗臀部,避免造成尿布疹。
- 受病菌污染之物品、環境,應以 0.1%漂白水(20cc漂白水加入 1 公升清水中)徹底消毒。
114.03 7N0063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59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59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