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腦膜炎

腦膜炎係因腦部受到損傷、癌症、藥物、 或感染等因素導致腦部、脊髓的保護膜產生發炎現象。
腦膜炎之致病原因與分類
依致病原因可分為 :
- 細菌性腦膜炎 : 常見的有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葡萄球菌、或革蘭氏陰性桿菌、李斯特菌(革蘭氏陽性桿菌)。
- 結核性腦膜炎 : 以結核桿菌感染為主
- 黴菌性腦膜炎 : 以隱球菌感染為主
- 無菌性腦膜炎 : 包含病毒感染 ( 疱疹病毒、腸病毒、腮腺炎病毒 ) 與其他原因
臨床症狀
常見症狀有發燒、劇烈頭痛、畏光、噁心、嘔吐、頸部僵直、皮膚紅疹。嚴重者會有意識混亂、昏迷、譫妄、抽搐等,甚至致命。
感染途徑
可能經由飛沫傳染、直接接觸病人口鼻分泌物或糞口途徑傳染。也可能是病人本身的細菌經血流進入腦部造成感染。
診斷方式
針對有上述症狀懷疑腦膜炎的病人,必須做腰椎穿刺來取得腦脊髓液檢查,同時可以做病原體培養,給予正確治療。
治療
依不同病原菌而有不同的處理原則 :細菌性、黴菌性與結核性腦膜炎 : 須用抗生素治療,並針對可能發生的狀況給予適當處理,例如抗癲癇藥物、鎮定劑、降腦壓藥物與處置等。
- 無菌性腦膜炎:以支持性治療為主,例如補充水份與多休息。
- 細菌性腦膜炎:可依據細菌抗生素感受性給藥,一般抗生素使用10-14天,連續5天未發燒,則予停藥。
預後
病毒性腦膜炎大多預後良好,除非併發腦炎。細菌性、黴菌性與結核性腦膜炎或病毒性腦炎則有較高的死亡率,存活後也可能有神經相關後遺症,例如意識不清、癲癇、實質性的腦部損傷等。
注意事項
- 腰椎穿刺前應維持足夠液體攝入量,術後需平躺仰臥休息6-8小時,若發生頭痛,應安排於安靜且較昏暗的房中休息12-24小時,使腳抬高10-15度,並依醫囑給予止痛劑。
- 腰椎穿刺後可能發生頭痛症狀,可多喝開水,以補充腦脊髓液,減少頭痛發生,並評估是否能正常排尿。
- 充分休息,避免過度勞動。
- 攝取足夠且均衡的營養。
- 流行期間減少到公共或擁擠場所;可配戴口罩預防感染。
-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 頻繁且正確的方式洗手。
參考文獻
Kohil,A., Jemmieh,S., Smatti.M.K.,& Yassine,H.M.,(2021).Viral meningitis: an overview. Archives of Virology ,166,335-345. DOI: 10.1007/s00705-020-04891-1.
Marcus,R.,&Walter.K.,(2022). Bacterial Meningitis.JAMA.328(21),2170 DOI:10.1001/jama.2022.21603
11401 7N0275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78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78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