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牽引的護理

牽引是在兩個相反的方向對身體施予拉力,藉由重力,施予拉力。利用機械性或非機械性裝置,進行持續性或間歇性牽引,對放鬆緊繃的肌肉、肌腱或韌帶等有助益,達到放鬆肌肉,解除痙攣,減輕疼痛等目的。
牽引的目的
- 穩定骨折部位肢體
- 維持適當的身體排列
- 骨折部位復位
- 緩解疼痛性的肌肉痙攣
- 矯正和預防畸型
- 拉開粘連的肌肉組織
- 疾病或疼痛關節的固定
牽引的種類
- 皮膚牽引:將施加拉力的牽引帶黏貼固定於患肢兩側皮膚上,促使骨折復位及減輕患肢疼痛。
- 骨骼牽引:將鋼釘固定於骨折遠端來牽引骨骼,促使骨折復位及減輕患肢疼痛。
牽引的注意事項
- 牽引繩索應當確實位於各滑輪之輪溝內而且是拉緊狀態。
- 維持牽引的正常功能
- (1)秤錘不可隨意取下,磅錘應遠離地面及滑輪,保持垂直穩定及懸空,不可附著任何物體,如床緣,以免影響牽引效果
- (2)牽引繩及滑輪應與患肢與牽引繩應保持一直線,患肢下須置枕頭以支托患肢。
- (3)牽引時雙腳應保持適當距離,不可觸及床尾,否則牽引無效。
- (4)繩索應於滑輪內凹槽呈拉緊狀態,不可扭結亦不可置物其上。
- 深呼吸、腹部運動、肌肉等長、等張運動、避免肌肉攣縮。
- 鋼釘若鬆脫,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勿自行處理。
- 將牽引繩延牽引架上滑輪與患肢的長骨、膝關節、第二腳趾須保持呈一直線。
- 患肢下須放枕頭以支托患肢。
- 除有醫師指示外,任何人不得任意移動或增減秤錘。
- 根據醫生指示牽引2-3 小時要放下休息15-20分鐘。
可能會發生的合併症
- 神經麻痺。
- 區域性症狀(疼痛、蒼白、無脈搏、感覺異常、麻痺)。
- 患肢水腫。
- 便秘。
- 壓迫性皮膚壞死、皮膚過敏。
- 頭部骨骼牽引者有腦神經受損
如何預防合併症?
- 每兩小時翻身一次,並做背部及受壓部皮膚按摩,以預防壓傷之產生。
- 骨骼牽引需臥床,可多做深呼吸及咳嗽,促進肺部擴張。
- 抬高患肢避免腫脹。
- 均衡飲食,多攝取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及足夠的水分,以促進腸道蠕動。
113.11. 7N0263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78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78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