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如何為病人抽痰?

目的
-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異物吸入。
- 協助病人有效性咳嗽。
- 避免合併症的發生。
方法
- 正確洗手。
- 將抽吸壓力錶開關打開,調整至適當的壓力(成人 120 ~ 150 mmHg,小孩 100 ~ 120 mmHg,嬰幼兒 80 ~ 100 mmHg)避免壓力過大,造成黏膜損傷。
- 抽痰前需給予 100 % 氧氣 1 分鐘以防止低血氧。
- 戴上無菌手套。
- 以無菌技術取出抽痰管並連接至抽痰系統。
- 抽痰順序為:口腔唾液積痰(抽痰後更換抽痰管)→ 氣管內管或氣切管路 → 鼻腔 → 口腔。
- 插入深度,口鼻 15 ~ 20 公分,氣管內管 20 ~ 30 公分,氣切管 10 ~ 12 公分,抽痰管 插入時不能按壓抽痰管控制口(無吸力狀態)以防黏膜受損、缺氧。
- 抽吸時,壓住抽吸口,以輕柔快速直線方式向外進行抽吸。
- 每次抽痰時間不超過 15 秒,兩次抽痰時間需間隔1分鐘以上。
- 抽痰時需注意病人膚色,若痰液未抽乾淨,應視情形讓個案休息或必要時用氧氣設備後,再實施抽痰
- 抽痰後,需觀察病人的呼吸、血壓、心跳等。
- 抽痰後需再給予 100 % 氧氣 1 分鐘以防止低血氧。
- 以清水洗淨抽痰管之管壁防細菌滋生。 抽痰後,需觀察病人
- 關掉抽痰壓力表開關。
- 抽痰管棄於感染性可燃性垃圾袋。
- 正確洗手。
113.05 7N0297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88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聯絡電話 (03) 5580558 分機1880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