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復健科文章
打籃球膝蓋被撞到 肌肉竟然長骨頭?
2024/12/2315歲的青少年高中籃球員,在比賽中,他的大腿前側被對方球員的膝蓋給「釘」到了,撞到了,就是俗稱的吃雞腿,出現腫脹、痙攣甚至疼痛,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何宇淳,經超音波檢查,顯示明顯的股四頭肌肌肉撕裂傷與血腫。當下給予超音波導引抽吸出血腫,再用彈性繃帶給予加壓,預防腫脹及讓受傷的肌纖維靠近。 「股四頭肌肌肉挫傷」,是籃球運動中常見的身體碰撞所導致的運動傷害,從輕微的腫脹、痙攣、皮下瘀血到嚴重的肌肉撕裂傷及血腫都有可能。1週後的門診追蹤,股四頭肌的肌肉裡居然長出了「骨頭」,就是醫學上的「骨化性肌炎」。 復健科何宇淳醫師表示,肌肉挫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但是骨化性肌炎就比較少見,它比較容易發生在15到30歲的年輕人,這種特殊的情況是因為肌肉受傷後,間質細胞過度活躍,分化形成了鈣化性組織,也就是骨頭的生成。
中醫大新竹附醫職場戒菸班 成功率近5成
2024/10/23為了體貼科學園區科技人工作繁忙,想要戒菸卻沒時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與寶山衛生所前進園區舉辦『企業職場戒菸班』,戒菸班團隊結合家醫科、復健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及個管師協助學員戒菸,戒菸成果在三個月戒菸成功率達近五成。院長陳自諒分享,本院連續三年榮獲新竹縣政府衛生局 菸害防制暨提升二代戒菸服務宣導活動第一名。
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 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
2024/8/7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院長陳自諒表示,該中心整合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和中醫科等,針對脊椎疾病提供疼痛全方位醫療資源,院方也和生醫園區在地廠商合作使用國人自主開發之電腦導航設備協助精準置釘,同時提供精準醫療並節省手術時間,且避免醫師和病人過度暴露在X光輻射,廠商也正在研發由機器手臂置釘,同時結合AI電腦判讀,期盼能成為醫師的好幫手。新竹縣衛生局殷東成和科管局主任秘書游靜秋肯定院方AI 微創醫療技術,全方位提供優質醫療資源
外送員的脖子痠痛 ! 原來是是頸椎反弓 ?
2024/6/17長輩跌倒無法行走 椎體成形術改善完成環島
2023/11/20一名67歲的前校長劉秀雲,因為跌倒骨折,非常疼痛,幾乎無法行走,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江忠穎醫師,照了x光和安排核磁共振,診斷為腰椎第一節急性壓迫性骨折,壓迫的程度,嚴重到椎體原本是2.2公分已經降到只剩0.75公分了,江忠穎醫師安排椎體成形術,俗稱灌水泥的手術,手術約半小時,病患隔天就出院,後續加上復健,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剛完成環島,為了感謝醫師,特別親畫水彩畫,致贈給江忠穎醫師和復健科主任賴宇亮。
過度運動二次傷害 梨狀肌復發痠麻痛
2023/8/7一名約50歲的女性病患,最近因為運動挑戰高難度,沒想到,出現腳麻疼痛,甚至連開車腳都無力的感覺,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何宇淳,臨床經驗診斷為梨狀肌復發,經過醫病溝通,何宇淳醫師建議執行超磁場治療,大約五次的治療,病患的症狀逐漸獲得緩解,同時也提醒病患,曾經運動傷害過,在執行高難度動作時,要更小心,量力而為,否則又是運動二次傷害。
中風年輕化 上下肢機器人復健改善
2022/9/5一名45歲女性病患,因為急性腦出血導致中風,一度住進加護病房,中風造成右側肢體癱瘓手腳無力,行動不便,住院期間安排急性復健治療,復健科主任賴宇亮醫師掌握復健黃金期,導入「外骨骼穿戴式動力機器人復健訓練」,輔助神經復健功能,經過約1 個月後的訓練,右側手腳靈活度逐漸好轉。
半夜睡到手麻 兩招避免腕隧道症候群作祟
2022/6/2045歲的A小姐服務於科技業,由於長時間於電腦前工作,導致雙手手指常有麻木、緊繃感,半夜也會因手麻而中斷睡眠。病患就診並經神經傳導檢查證實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該病症主要是位於手部的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解剖空間相對狹窄的區域時,長時間受週邊組織擠壓、沾黏造成神經功能異常。 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陳俊龍,分別在手腕腕隧道處以及旋前圓肌擠壓正中神經兩位置,接受超音波導引低濃度葡萄糖注射,神經減壓解套治療,經過三次注射後六週追蹤,病患症狀漸進改善近七成。
鈣化性肌腱炎肩痛到舉不起手 醫治療改善
2022/6/7一名竹科50歲女性長時間坐辦公桌使用電腦,某天半夜突然右肩膀劇烈疼痛、無法舉高或施力,肩膀抽痛甚至延伸至脖子及手臂,自行吃消炎止痛藥也無效;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病患肩膀的旋轉肌肌腱發生鈣化性肌腱炎,以超音波導引抽吸技術將鈣化病灶抽出,並且注射藥物減輕發炎疼痛,治療一週後疼痛明顯減輕,1個月後症狀完全消除。
莫名的膝蓋疼痛 居然是「冰凍髖」
2022/5/345歲女士主訴膝蓋痛了一個月,吃過消炎止痛藥,做過物理治療,可是絲毫沒有改善,來到復健科的門診尋求幫助。從病人走進門診的步態,發現骨盆不對稱。膝蓋的疼痛是隱隱作痛,壓不到痛點的,上下車的時候屁股也會痛。經過理學檢查發現他的髖關節角度在各個方向都受到限制,而且到末端角度的時候才會引起屁股跟膝蓋的疼痛。超音波檢查發現關節囊增厚。經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及後續的拉筋復健後,這名女士的髖關節活動恢復正常,膝蓋也不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