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鈣化性肌腱炎肩痛到舉不起手 醫治療改善

一名竹科50歲女性長時間坐辦公桌使用電腦,某天半夜突然右肩膀劇烈疼痛、無法舉高或施力,肩膀抽痛甚至延伸至脖子及手臂,自行吃消炎止痛藥也無效;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病患肩膀的旋轉肌肌腱發生鈣化性肌腱炎,以超音波導引抽吸技術將鈣化病灶抽出,並且注射藥物減輕發炎疼痛,治療一週後疼痛明顯減輕,1個月後症狀完全消除。
肩膀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發生原因可能是肌腱缺氧、受傷後,肌鍵內的幹細胞錯誤地轉化成會產生鈣化的骨細胞,進而誘導鈣鹽沉積、形成鈣化病兆。肩膀常會出現慢性酸痛,也有可能突發劇烈疼痛,手抬不起來,甚至影響睡眠。肩膀發生鈣化並不算少見,據統計,約有2.5到7.5%的健康成人旋轉肌曾發生鈣化,而女性好發率更勝男性。肩膀鈣化性肌腱炎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甲狀腺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
肌腱鈣化過程可分成三個階段: 鈣化前期、鈣化期及吸收期。醫師一般可由高解析超音波分辨出個別階段。症狀較輕微的病患通常使用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或搭配類固醇注射即可獲良好療效。但在接近”鈣化吸收期”的病兆通常呈現半液體狀態,醫師可以用超音波導引往復抽吸技術將鈣化病灶抽出;若病兆發現時在鈣化期階段,通常硬化程度高不易抽吸,醫師會建議利用體外震波技術,產生物理性震動將石頭震碎,促進身體自行吸收。
肩膀疼痛原因眾多,症狀持續過久一定要就醫治療。讓肩膀保持活力、血液流暢、避免維持長時間單一姿勢就是避免肩膀受傷最簡單的方法。上班族因為常使用3C,切忌駝背,要維持挺胸姿態,讓脖子維持在放鬆直立狀態。老師常常需要舉臂寫板書,課中、課餘時間記得可做肩膀及脖子拉筋伸展動作。運動員運動前一定要伸展暖身,而運動後的拉筋放鬆更是不可省略!
新聞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