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生死一瞬間!掌握心肌梗塞治療黃金期 消防隊、醫院聯手合作 6旬老翁成功搶回一命

台中一名61歲古先生日前因突然胸悶冒汗、無法呼吸,家人緊急聯絡消防隊派車送醫,經診斷,確認是急性心肌梗塞,經緊急放置支架,成功救回一命;醫師提醒,今日起將面對入冬以來最強冷氣團,更是心肌梗塞好發高峰期,民眾一旦發現有上述現象,一定要立即送醫急救,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育晟表示,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加上平時沒有規律服藥,日前午睡起床後突然出現心肌梗塞症狀,所幸家屬發現得早,立刻通報霧峰消防分隊緊急送到急診室,並緊急啟動院內24小時心導管檢查流程。
根據檢查報告顯示,患者的三條冠狀動脈均嚴重狹窄,右冠狀動脈更完全被血栓堵死,導致突發性心肌缺氧,經醫療團隊執行血栓吸收、支架置放等手術,總算在鬼門關前搶回一命,並囑咐患者出院後務必嚴格配合藥物治療和追蹤,本週回診後,心臟收縮功能已與正常人無異。
張育晟指出,左冠狀動脈供應65%心臟血流,右冠狀動脈供應剩餘35%血流,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就會影響心臟的氧氣及養分供給,一旦血管發生狹窄或堵塞,血液與養分就不易通過,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若因急性血栓生成,完全阻塞冠狀動脈,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導致心臟衰竭甚至猝死悲劇。
張育晟強調,心肌梗塞是秋冬期間最主要的奪命殺手,若無法及時搶救,死亡率將高達7成以上,依照美國心臟協會和心臟學院公布的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STEMI)治療標準,心肌梗塞病患應於病發90分鐘內接受心導管治療,除了存活率高,且癒後效果也更佳,「時間是能否存活的關鍵」。
因此張育晟提醒,最近幾天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發作,患有三高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頭頸部和四肢末端保暖,儘量採取低油、低脂、低鹽飲食,勤喝溫開水並多攝取蔬果,才能避免血液過度濃稠及預防便秘,並要規律服藥才能預防血栓生成。
急診室鍾侑庭主任也提醒,民眾一旦發現心臟病發作,一定要立刻打119,到院後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第一時間急救處理,才能搶回寶貴性命並減少後遺症,只要記得做到上述事項,就能幫助自己和親友安然度過強烈寒流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