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神經科文章
神波刀,雙側顫抖治療里程碑!
2020/12/374歲患者周先生,罹患「原發性顫抖症」10年,雙手會不自主地顫動,導致周先生去銀行提款時,因為簽名時手會抖動個不停,引起行員和警衛的特別關注,以爲心虛所致,令他十分困窘。後來周先生經治療後,右手寫字從"狂草" 變成了"正楷" ,右手不再抖個不停,領錢也不再被誤會了,另外,不只是寫字,右手使用筷子與與湯匙也非常的輕鬆,生活品質改善了很多。但是,左手顫抖這件事,依然困擾著周先生,因為拿碗或是拿杯子還是非常的不方便。團隊再度利用「神波刀」改善了周先生左手的顫抖,也改善了周先生多年的困擾,周先生是全台第一位接受雙側治療的顫抖症患者。
86歲阿嬤突然半癱 IA手術搶救順利出院
2020/11/1686歲A性女病患,本身患有高血壓與心房顫動,生活尚可自理。某天突然左側肢體無力與眼睛偏斜,呈現半癱,立即送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就醫。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認為急性顱內大腦動脈堵塞。在神經內科趙怡靜醫師與神經放射科李喬華醫師評估與解釋風險後,掌握黃金時間三小時內,趙怡靜醫師先行施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接續再由李喬華醫師進行動脈內取栓手術。
近七旬患者腦傷半癱 經顱磁刺激術改善
2020/7/1367歲的彭姓病患發生車禍造成頭顱骨折顱內出血,到他院開刀在加護病房9天,出院後,左手腳沒力,臥床半癱,記憶力嚴重受損。求診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陳睿正表示,彭姓病患因為雙側額葉受損,無法正常行動、情緒嚴重低落,吃了抗憂鬱症藥物後還是無法改善。 於是陳睿正醫療團隊以經顱磁刺激術,不同於傳統的磁波方向與參數,約1個月20次的治療。彭姓病患者表示,發生車禍後無法睡覺,心情壓力大,脾氣變的低落易怒,經過經顱磁刺激術,「身體是我的,治療兩天後可以明顯感受到改善。」 」
顱外磁刺激術 開創中風後憂鬱治療新契機
2020/4/10有一名50歲黃先生因為高血壓沒有規則服用藥物,導致正值壯年就中風,中風後右側肢體無力,無法獨立行走,因為疾病關係信心被打垮,意志消沉,復健也進入瓶頸,併發嚴重憂鬱症,並對抗血清素藥物反應不佳,神經內科陳睿正主任醫療團隊利用最先進「顱外磁刺激術」治療,讓黃先生改善憂鬱症狀,更奇蹟似的可以練習行走,開創中風後憂鬱治療新契機!
為什麼總是無法「使命必達」 竟是「成人注意力缺失症」
2019/9/4「奇怪ㄟ!明明我很認真很努力,卻還是常常出錯,沒法在時效內使命必達,總是在最後一分鐘才完成工作!」 25歲的鄭姓患者在工作上遇到瓶頸,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常被長官和同儕責備,非常氣餒。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王明鈺。 王明鈺主任發現他在工作上無法專心持續,再追朔患者過去病史發現「她小時候其實就容易發呆、分心、粗心,忘東忘西,只是因為在課堂上不吵不鬧,所以沒有被師長發現。」王主任進一步排除可能其它因素造成專注力缺失的原因,例如癲癬、內分泌、憂鬱症、躁鬱症等因素,確診是「成人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簡稱ADD)。
「不想面對」上班上學 醫師教您這樣「吃」舒緩情緒
2019/4/6清明連假四天即將結束,又是「不想面對」周一上班上學日,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假期後憂鬱症候群 (post-holiday blues)是一種放假後的適應不良狀態,由於放假過得太悠閒,容易暴飲暴食、熬夜追劇玩手遊,一回到原本生活後產生的適應不良狀態。 通常假期後1周就會慢慢適應回原來的步調。 如何預防放假憂鬱症侯群?周伯翰建議:首先,假期最後一天留空檔不要排滿行程, 整理出遊的照片, 晚上看看隔天的上班上課資料, 慢慢讓自己的身心回復到原本的上班上課狀態。另外,放假期間維持正常的作息與運動, 多去戶外走走曬太陽, 盡量避免熬夜或吃消夜, 避免收假後生理時鐘調不回過來,導致失眠、胸悶、心悸、消化不良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