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性別重置手術(變性手術)-陰道成形術
2021/12/7
性別重置手術(變性手術)-陰莖成形術
2021/12/7
性別重置手術(變性手術)-喉結及跨性別變聲手術
2021/12/7在進入青春期後,甲狀軟骨受到賀爾蒙睪固酮的影響變得較大而且前端變得較突出,成年之後結構穩定此時成年男性說話的基本頻率約80-120Hz。成年男性的甲狀軟骨不像軟組織易受後天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此時想要接近女性外觀及聲音(頻率160-220Hz),建議接受喉結及聲音柔化手術。

跨性別女性化賀爾蒙療法
2021/12/7
跨性別體雕手術
2021/12/7
70歲患者心臟衰竭喘到無法入睡 體外反搏治療已可開車
2021/12/670歲的洪伯伯過去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衰竭的病史,近來覺得下肢水腫,呼吸困難,晚上睡覺無法平躺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當天坐著輪椅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經過診斷,病患心臟肥大心臟衰竭,林圀宏醫師也跟家屬說明,病患情況危急。經過將近兩個月體外反搏治療儀器(EECP)治療,病患已經自行走路,還可以開車。

Omicron傳染威脅年輕族群 醫:先打完兩劑疫苗卡實在
2021/12/1新變異株Omicron來襲,威脅全球,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從國外的病例報告來看,這波流行以年輕人為主,雖然快速流行,幸好目前看來都是輕症居多。病毒本來就會不斷突變是預期中的現象,病毒再怎麼突變,完整接種現有的疫苗,無論廠牌,仍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病例。

型男運動員撞歪鼻子 微創閉合復位重建正鼻
2021/11/2928 歲型男運動員小張(化名),球場上表現精湛,一次激烈的對抗,被對方球員架「拐子」,撞歪鼻樑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急診X光檢查發現鼻骨骨折斷裂,鼻背明顯歪向右側,耳鼻喉科醫師蔡以璿診斷,因為骨折處嚴重腫脹不適合立即手術,經過兩天冰敷之後,腫脹處逐漸消退,施行微創閉合復位手術,手術約一小時,隔天即出院,術後骨折處用鼻外固定板固定一週,在休養一個月後,小張恢復正鼻重建型男形象,又可生龍活虎在球場上打球。

全職竹科媽媽的產後憂鬱 中西醫診治
2021/11/27小美是個人人稱羨的竹科太太,老公是竹科工程師,家裡經濟狀況不錯,小美辭職前也是職場女強人,但小孩出生後就辭職在家帶小孩。小美把小孩的學習跟成長當作自己的重心,但不知道為什麼生了第二胎後,漸漸發現自己對小孩比較容易煩躁易怒,大聲說話,起初沒察覺自己的異樣,只覺得是自己不夠堅強,到後來發現自己甚至看到小孩可愛的笑容都覺得哀傷。 診斷小美應該是從產後就開始有憂鬱症的情形,因為還在哺乳,小美希望可以減少助眠藥物的使用,因此小美在與醫師討論後,開始接受中西醫共照治療,除了服用抗鬱劑之外,同時配合中醫大中醫科陳亮宇醫師的中藥及針灸的治療,小美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慢慢回到產前的狀況,也可以平心靜氣的面對小孩的哭鬧不會像之前那麼驚慌與暴躁。

緊張頭痛失眠 西醫微電流和中醫電針緩解
2021/11/22一名攻讀博士班的26歲男學生,因課業壓力引發焦慮症狀,容易感到緊張,煩躁,有嚴重頭痛與失眠現象,起初覺得只是壓力大,偶爾服用止痛藥,但逐漸出現明顯沮喪情緒,對自己沒自信,甚至開始有強烈想休學的念頭,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 鄭映芝醫師先以抗憂鬱劑與助眠藥物治療,病患情緒相對穩定,但因病患期待完全減少助眠藥物的使用,因此,鄭映芝與中醫科陳亮宇醫師使用微電流刺激與中醫電針的方式,來緩解他晚上的焦慮感幫助睡眠,經過兩周治療,逐漸降低助眠藥物和抗憂鬱劑的劑量,並大幅緩解焦慮與頭痛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