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News小五生罹心室頻脈 靠植入式心臟自動去顫器救命
2019/12/1835歲男星高以翔在大陸錄影,暈倒昏迷猝死,另有一名高三生在操場跑步發生猝死。猝死不是老人專利,年輕人也要重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部部長、也是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猝死是從出現症狀到死亡,不到24個小時的時間;而猝死有90%是心臟病所造成,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時間與任何人身上,通常沒有徵兆,是「無聲殺手」。 林圀宏提到個案,一名國小五年級A 學生,在校表現品學兼優,還是大隊接力選手,動靜皆宜! 不過,卻曾經在家發生暈倒,也曾經在學校發生氣喘不過來情形,幸好經過急救都挽回性命。林圀宏確診A 學生是罹患心室頻脈,隨時有猝死風險,建議裝置「植入式心臟自動去顫器」。A學生裝了「植入式心臟自動去顫器」之後,雖然還曾經發生昏倒,但是去顫器主動偵測,均能即時挽救年輕生命。A學生還特別畫了一幅畫感謝林圀宏部長,畫中以可愛的手法呈現心臟和去顫器共存的溫馨畫面。
桃竹竹苗唯一 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 病患減少致癌風險
2019/7/3128歲陳姓病患,心悸困擾三四年,非常容易疲倦,熱愛的羽球運動只好先暫停,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檢查後發現為頻繁心室早期收縮,在七月接受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過程約105分鐘,輻射時間為0,隔天即下床,目前恢復良好。
輕熟女竟罹高血壓 昔一天吃6顆藥 術後不用再吃藥
2019/5/8一名37歲胡姓女患者長期為高血壓所苦,到一般醫院就診僅給血壓藥控制無法根治。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陳業鵬,當時患者血壓高達150 mm/Hg到170 mmHg(毫米汞柱),陳業鵬主任透過精密檢查,發現胡姓女子是「次發型高血壓」(有其他病因導致的高血壓),併有甲狀腺機能亢進、高醛固酮血症以及胡桃鉗症候群,但在次發性問題得到控制後血壓仍高,以「新一代腎動脈交感神經燒灼術」治療。目前胡姓患者血壓控制在110 mmHg(毫米汞柱)左右,治療一個月後也從過去須每天吃6顆降血壓藥,到現在完全不用吃藥,高醛固酮血症也正常了。
年輕族群耳垂出現皺紋 醫:可能潛藏心血管疾病
2019/4/19提到耳垂,又大又肥厚的耳垂象徵著福相,但是如果仔細觀察耳垂冒出斜切的皺紋摺痕?可能要注意囉!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提醒,耳垂出現如皺紋般的摺痕,代表耳垂中富含彈性的「膠原蛋白纖維」缺血,缺血原因來自耳垂動脈萎縮、供血不足,膠原蛋白纖維會減少,導致耳垂缺乏彈性,在耳垂上就會形成很深的一條皺紋「diagonal earlobe crease」(對角耳垂皺紋),推測病人可能潛藏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60歲以上的人,如果出現耳垂縐紋,可能跟年紀有關,膠原蛋白纖維會減少,但是60歲以下的人,如果出現耳垂縐紋要特別注意,就要檢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3D 立體定位電燒手術 治癒9旬病患長年心律不整
2019/3/13「林醫師是我的救命恩人!」高齡91歲的許伯伯一見到林醫師忍不住搭肩來表達謝意,更當場秀了一段健康操,証明心臟一切正常不會心律不整。許伯伯20年前即被診斷有心律不整,之前不以為意,直到2年前因為呼吸困難開始服用抗心律不整和抗凝血劑藥物還是無法根治,看過幾位醫師都評估他的年齡過高不適合動刀。但許伯伯不放棄,到中國醫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林主任發現當時伯伯心房跳動速度每分鐘高達250下,也連帶導致心室跳動速度也高達每分鐘120下,比正常人每分鐘70-80下高了許多,導致心臟過勞。以「3D 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治療,兩個小時後,讓91歲患者恢復正常心跳,四小時就可以下床活動。
天冷頭暈狂冒汗 男急送醫速救心
2019/1/3近來天氣轉冷,新竹一位廖先生日前開車到高鐵站途中,突然感覺頭暈胸悶,冷汗直冒、溼透整件襯衫,他警覺不對勁,緊急停車到超商求救,救護車將他送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心臟內科團隊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迅速進行心導管手術,救回一命。醫師提醒,心肌梗塞須儘速就醫,民眾若出現胸悶、頭暈、盜汗,務必趕快送急診。
坐太久,小心動脈栓塞!工程師莫名氣喘吁吁 原來是肺動脈栓塞惹禍
2018/6/27台中50歲張姓工程師因得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動輒四、五個小時,近兩周起身活動後總會覺得呼吸喘,到胸腔科檢查並無異常,然而喘不過氣情形越來越嚴重,改掛心臟內科門診,檢查後發現肺動脈竟有血栓塞住,所幸透過抗凝血藥物治療後,不再氣喘吁吁,醫師也提醒他:「賺錢有數,想要活,就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