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桃竹竹苗唯一 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 病患減少致癌風險

28歲陳姓病患,心悸困擾三四年,非常容易疲倦,熱愛的羽球運動只好先暫停,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檢查後發現為頻繁心室早期收縮,在七月接受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過程約105分鐘,輻射時間為0,隔天即下床,目前恢復良好。
林圀宏主任表示,心律不整的心導管治療過去需要靠X光指引,依照心律不整的複雜度,手術過程所需接受的輻射照射時間亦不同,約需160-1100張胸部X光的劑量,等於一般人自然接觸1到9年的輻射劑量。但輻射線的暴露對於年齡越小或年輕病患來說影響越大,甚至會提高癌症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7月引進零輻射新技術,透過3D立體定位執行心律不整的心導管治療,讓病患可以在零輻射情況下完成手術,病患和醫師都免除風險。「我在做零輻射手術,都沒穿鉛衣,對病人和醫師都多一層保障。」林圀宏主任說。
傳統心導管方式,需要X光機指引到病灶,輻射暴露平均約25至30分鐘,暴露越久傷害越大,甚至可能增加罹癌的風險,此次新技術可將輻射暴露降到零分鐘,手術成功率一樣達98%。目前中醫大新竹附醫透過零輻射新技術完成電燒7例,是桃竹竹苗唯一能操作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的醫院,希望讓病患能夠得到更安全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