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新式肩關節授動術 15分鐘揮別五十肩
2024/1/350歲的潘先生,近半年來因左肩疼痛,無法高舉手臂,也無法反手摸背,甚至疼痛到的困擾無法入睡,經過半年傳統治療無效,求診骨科醫師王韋智,診斷後,確認潘先生罹患五十肩,旋施以「新式肩關節授動術」治療,療程約15分鐘,隔天左手臂已經能高舉,疼痛也減少許多。

中醫大新竹附醫 喜迎2024元旦寶寶
2024/1/1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到今天上午10:00為止,一共誕生五位元旦寶寶,兩女三男,第一位在凌晨1:11分就迫不急待報到,是一名自然產女寶寶,約 2910公克,第二位來報到的,是在2:14自然產 女寶寶,約 2880克,第三位在06:55 誕生的是自然產男寶寶 ,約3110克,第四位在08:47誕生的自然產男寶寶,約3120 公克,以及第五位在09:13誕生自然產男寶寶,體重約2950 公克。新竹縣長楊文科,衛生局長殷東成以及社會處長陳欣怡特別到醫院恭喜元旦寶寶,副院長王鍵元和婦產科主任蘇聖淵致贈院方伴手禮,恭喜新手媽咪和爸比。 簡媽媽表示,原本孕產期在12月30日,12月31 日上午就來催生,但是寶貝兒子一定要等到元旦良辰吉時才出生,全家人都很開心,迎接第一胎,普天同慶。

簽立預立醫療決定書 五大類病人可選擇拒絕醫療
2023/12/2554歲的李小姐看到婆婆在癌末時,因為大伯小叔為了如何治療意見不同,讓婆婆在插滿管路最糟糕的狀況下結束生命,她覺得自己未來不想這樣,也不想讓子女為難成為子女負擔,簽立了預立醫療決定書。35歲的王先生是年輕的單身漢,來諮商時表示自己是不婚族,想要沒有痛苦離開人世,對未來醫療提前規劃,並指定哥哥成為他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也簽立預立醫療決定書。院長陳自諒表示,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精神在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善終權益和促進醫病和諧關係。

冬至湯圓掌握三大重點 闔家團圓人不圓
2023/12/18這周五就是冬至囉,依傳統習俗,會吃湯圓象徵一年圓滿結束。湯圓製作方法簡易、變化多元且美味,如果吃進過多熱量,可能會造成體重失控,要如何聰明吃湯圓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范雅晴和陳芷嫻提供三大重點,分別是份量控制,低熱量配料和增加蛋白質含量。

中醫大新竹附醫五周年院慶 宣布榮獲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精進獎
2023/12/12中醫大新竹附醫今日(12月12日)舉辦五周年院慶,主題為「病人優先,智慧醫療」。新竹縣長楊文科和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院長陳自諒,議員,各級民代,醫界,學界、企業界,法界等貴賓共同出席等貴賓共同出席,一起切蛋糕慶生。蔡長海董事長期勉新竹附醫,以病人為尊,以員工為重,以醫院為榮,秉持健康關懷創新卓越的精神,邁向卓越優秀的國際一流醫學中心。院長陳自諒宣布好消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醫學榮獲擴散磁振影像急性缺血性中風自動分割軟體,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精進獎。

生物標記搭配聲學訊號處理 精準醫療治療嗜伊紅性中耳炎
2023/12/1127歲的男性病患,過去一年多來深受嚴重耳鳴、耳悶以及聽力下降之苦,求診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經過聲學訊號處理及聲學傳導分析,加上一系列的免疫學生物標記檢查,發現並非一般性中耳炎的問題,確診為特殊的「嗜伊紅性中耳炎」,後續進行耳內視鏡微創手術,輔以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療法,相關症狀已經完全改善,病患特別寫感謝信致謝,讓他可以重新擁抱璀璨的人生。

2023「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登場 10國250醫參與
2023/12/42023年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舉辦,為亞洲大腸直腸外科界的一大盛事,院長陳自諒表示,為期兩天的會議包含九場示範手術現場直播,以及聚焦大腸直腸癌保肛治療的最新趨勢、複雜性痔瘡的創新治療,和人工智慧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吸引來自全球十個國家約250位國內外醫學專家參與,包括美國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長Patricia Sylla教授等重量級嘉賓親臨現場。陳自諒院長期許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成為全台灣大腸直腸癌治療的標竿醫院,並透過國際醫學交流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

中醫大新竹附醫和韓國首爾大學附屬醫學中心 簽署醫療合作備忘錄
2023/11/29為了促進國際醫學交流合作,中醫大新竹附醫外科部和韓國首爾大學附屬醫學中心外科部簽訂醫療合作備忘錄。外科部長沈名吟和韓國首爾大學附屬醫學中心外科部長朴圭主共同簽署,未來加強雙方國際醫療、教學及醫事技術之合作交流,提升國際醫療服務水準,造福病人。

20歲男性戽斗正顎手術 改頭換面重建自信
2023/11/2820歲的男性從國中開始,下顎突出越來越明顯,俗稱戽斗,他的上下門牙沒有辦法咬合(前開咬),所謂的骨性咬合不正,常常伴隨牙周疾病,在牙科醫師建議手術矯正的情況下,他希望能一併改善臉的比例,求診整形外科醫師李旻昭。經過正顎手術,不僅手術後改頭換面,尤其,手術前要求患者不能吸菸,以及正常作息,讓患者在外觀、氣質、眼神展現,都是一個嶄新人生的開始。

乳癌患者化療副作用 靠中藥緩解
2023/11/2745歲楊姓病患,因左側乳癌第三期進行化療,造成噁心嘔吐、食慾差、睡眠差體力差、手腫、皮膚紅癢、手麻腳麻等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王禎佑,在口服中藥治療下,經過約一個禮拜後,症狀逐漸獲得改善,並且在適當的衛教和鼓勵養成每天連續走路一個小時以上的習慣,楊姓病患體力也有很大的進步,當體力好的時候,相對化療的副作用也會小很多,逐步擺脫對化療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