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痛風
2024/6/26痛風是一種由尿酸鹽結晶在關節中沉積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成因包括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良。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當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時,會形成結晶並沉積在關節,導致劇烈疼痛、紅腫和炎症。痛風的風險因素包括遺傳、肥胖、代謝綜合症、高血壓、糖尿病和某些藥物(如利尿劑)。 飲食對痛風的管理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飲食注意事項: ...

腳踝扭傷
2024/6/26腳踝扭傷是最常見的腳踝運動傷害,大多數病人在腳踝扭傷後,會有腳踝腫痛的症狀產生。而腳踝扭傷造成的傷害會因受傷機轉、力道,有不同的結果。比較常見的損傷為腳踝骨折或是腳踝韌帶斷裂。腳踝韌帶斷裂的情況,以外側的韌帶斷裂最為常見。...

網球肘
2024/6/26肘關節外側上髁炎,俗稱網球肘,是因肘部外側肌腱發炎或受損所引起的疼痛。這種情況常見於過度使用前臂肌肉,特別是反覆的手腕和前臂活動,如網球、羽毛球等運動,或是重複性的手工操作,如打字或使用工具。這些動作會導致前臂肌腱的微小撕裂,進而引發炎症和疼痛。 治療網球肘的方法多樣,主要目標是減少疼痛、促進康復並防止復發。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褓姆肘
2024/6/26橈骨頭近端關節半脫位,俗稱褓姆肘,是一種常見於幼兒的關節損傷。其發生原因主要是因為幼兒手臂突然受到拉扯或快速牽引,導致前臂的橈骨頭從橈骨環狀韌帶中部分脫出。這種情況多發生在1至4歲的兒童,因為此年齡的韌帶和關節仍然較為柔軟且不穩定。...

寶寶住院期間如何哺餵母乳
2024/6/14生命之泉–母乳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寡醣、乳清蛋白,可讓嬰兒得到免疫性的保護,亦可抑制細菌和病毒侵入,減少脹氣及壞死性腸炎的發生,對於促進嬰兒腦部發展、增加神經系統成熟有重要的幫助。 爲讓寶寶得到最好的營養與增進親子關係的建立,寶寶住院期間,建議母親盡量到院哺育母乳。若無法親餵,可以定期將母乳擠出來送到醫院,由醫護人員代為餵食,促進寶寶的健康。
認識化療藥品Cisplatin
2024/6/1Cisplatin ( Platinol ) 為透明溶液,每瓶為 10 或 50 毫克。靜脈注射用。 常見副作用 噁心、嘔吐:副作用顯著且較嚴重,用藥後 1 ~ 4 小時就...

嬰兒副食品添加原則及方法
2024/5/30添加副食品的理由 提供熱量、鐵質及維生素。 為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做準備。 提供微量元素如鋅、銅、鐵。

認識腸病毒
2024/5/1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的疾病,是指一群病毒,包含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腸病毒生存,以4-9月為主要流行期,但其實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少而已。 腸病毒的傳染途徑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童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 ...

胸腔手術後的注意事項
2024/5/1胸腔手術後的病人,手術後的首要注意事項就是維持呼吸道暢通,基於術後早期活動有助於減少術後併發症的原則,我們會要求病人積極深呼吸,做有效的咳嗽,甚至下床行走,來防止下肢靜脈血栓、肺部合併症、肌肉粘連的出現,若您有呼吸不順費力、嗜睡、異音及任何不適異狀,應通知醫護人員。 維持肺部正常功能 · 護理人員會教導您用以下方法以利肺擴張。包括 1) 蒸氣吸入+胸部叩擊;2) Triflow II (三球式吸氣法) 的使用;3) 深呼吸及有效咳嗽;4) 採半坐臥式及翻身+床上肢體活動。 · 盡量每 2 小時翻身,手術側(患側)手臂及肩部應做全關節運動,以避免肢體僵硬;手術後,您可依身體狀況漸進式下床活動,但請隨時維持引流系統低於您的手術位置,才能使引流管內液體順暢引流,並配合復健運動以增進肺功能恢復。 ...
那些疾病適合針灸治療呢?
2024/5/1針灸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相當重要的一門,屬於物理療法,乃是一種操作簡便、應用廣泛、療效迅速、安全有效且深受普遍大眾歡迎的專門醫學,也是通過三千年以上不斷實踐和專注研究的寶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