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病患參與治療」和飲食調整 水腫竹科男甩掉20公斤
45歲郭姓竹科工程師因為糖尿病高血壓沒控制併發腎病變而有嚴重蛋白尿及第四期腎衰竭造成水腫,幾個月內從80公斤增加到100多公斤,在其他醫療院所住院改善之後回家又復發,因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楊雅斐。患者到院時嚴重氣喘,肺部積水,還說「他已經一個月無法躺著睡覺,都是坐著睡。」楊雅斐主任除了給予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衛教「病患參與治療」,改變郭姓工程師的生活模式,限制患者水分攝取,透過飲食的調整和藥物治療,經過一個月的治療,體重掉了20公斤,恢復病發前的體重。現在不但沒有水腫、肺部沒積水、也可以一覺到天亮。郭姓工程師非常感謝楊主任「讓他可以好吃好睡。」
楊雅斐表示,慢性腎病是長期的問題,照護的一環很重要的是患者「必須」參與治療,不是醫師開開藥,什麼都不用管就可以。所以她都會跟患者衛教,像是他要求郭姓工程師每天限制飲水1000c.c.,不要大口喝水,吃藥也只搭配50cc到100cc的水,另外,在食物中的水分也要注意,喝湯,飲料都是水的來源,水果中很多的隱藏版水分,如西瓜,蓮霧重量八九成都是水,也不能吃太多。飲食調整加上藥物治療,經過一個多月,郭姓患者成功擺脫氣喘、水腫、高血壓等症狀。
楊雅斐指出,水腫是在組織內或漿膜腔內出現異常的液體堆積,不一定就是腎臟病引起的,而腎臟病也不一定會有水腫。舉凡心臟病、肝臟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營養不良、下肢循環不佳都有可能造成水腫;常用的高血壓及糖尿病藥物有些也有水腫的副作用。但水腫的出現也不必視它為洪水猛獸或世界末日。它是身體的一種表徵,會對身體健康做出適當的警告。
當注意到有水腫問題可以找醫師檢查確知病因,及早處理。千萬不要拖到都沒法走路睡覺才求診。另外,積極了解身體狀況和學會照顧自己是慢性病照護很重要的一環,衛教調整生活習慣,配合藥物治療,才能讓慢性病照顧得又好又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