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38歲工程師忽略高血壓 高血壓急症險喪命
38歲的王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工作忙碌壓力大,常常一坐在電腦前就是十幾個小時。平常以外食為主,重口味、愛喝含糖飲料,回到家也幾乎都是躺在沙發上追劇。連續兩年公司的健檢,都發現血壓已經超過140/90 mmHg,但因為沒有甚麼不舒服他也不以為意。某天,在上班途中他突然感到劇烈頭痛,接著出現胸悶、心悸、冒冷汗,被送到急診,一量血壓,竟高達200/120 mmHg,立刻安排檢查,排除腦中風與心肌梗塞後,心臟內科醫師薛朝文診斷他為高血壓急症。經過藥物治療,順利出院。這次事件之後他才第一次真正面對自己的身體。改變生活習慣、定時服藥、每天量血壓、開始運動。
高血壓急症是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情況。高血壓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被稱為隱形殺手,只有在血壓極高的情況下,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胸痛或心悸等症狀,所以定期測量血壓是發現高血壓的關鍵。
高血壓是指血壓持續高於正常範圍的一種慢性疾病。根據台灣心臟醫學會的指引,高血壓的定義是收縮壓(即心臟收縮時的血壓)大於等於13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張壓(即心臟放鬆時的血壓)大於等於80毫米汞柱(mmHg)。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定期量血壓。
這名個案長期忽略高血壓,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後遺症,高血壓會使動脈硬化,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血壓過高會增加腦部血管破裂或堵塞的風險,進而導致中風;高血壓也使心臟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可能導致心臟衰竭;高血壓可導致心臟電傳導系統異常,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另外也可能造成周邊動脈阻塞、視力受損、慢性腎臟病等狀況。另外近年也發現了高血壓可能使腦部血流不足,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包括遺傳,父母親有高血壓的人自己患病的風險也比較高;高血壓好發族群以中老年人為主,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也增加。不良生活習慣像是吸煙、過量飲酒、飲食中含有過量食鹽、咖啡因和糖。缺乏運動、體重過重或肥胖也都會增加高血壓的機率。另外現代人的高壓生活或是睡眠不足,也能導致血壓上升。
高血壓的治療包括改變生活型態與藥物控制,改善生活型態包括戒菸、規律運動、減輕體重、適度攝取鹽份、少喝酒及均衡飲食。飲食方面可以參考得舒飲食,得舒飲食是能幫助降低血壓的飲食方式。它強調多吃水果、蔬菜、全穀類、低脂乳製品、魚、家禽、豆類和堅果,並限制紅肉、鹽、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取。現代人也要懂得管理壓力,學習放鬆技巧,如冥想或深呼吸來緩解壓力,都有助於血壓控制。若是血壓仍然不理想,就須要到醫療院所尋求專業的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