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30歲男子脾臟腫大近2倍險破裂 腹腔鏡微創手術開刀切除

一名三十多歲男子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脾臟長一顆腫瘤,求診一般外科夏正杰醫師,經安排影像學檢查,發現脾臟有一顆約8公分的腫瘤,整個脾臟更比正常約2倍大,將近有17公分的大小,後續經影像導引穿刺切片確認為裏細胞血管瘤。經與病人討論過後,以腹腔鏡手術開刀切除脾臟,手術約一個多小時,術中沒有輸血治療,術後即恢復進食,病人也在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目前於門診持續追蹤。
裏細胞血管瘤是個罕見的脾臟腫瘤,根據文獻記載,截至2023年為止,大約僅200例被發表。普通脾臟大小約在7至12公分,位在左上腹腔後側,在人體主要有清除老化的紅血球和過濾病原體等血液及免疫相關功能。該病患脾臟約有17 公分,隨著腫瘤持續增大,會有破裂、出血的風險,可能造成腹腔內大量的內出血,如未及時處理會有生命危險。
脾臟切除過後,對日常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要小心脾臟切除後猛暴性感染症,約每500人年中有1例的發生率,終生風險為5%。初期有類似感冒的輕微感染症狀,如發燒、頭痛、倦怠無力、肌肉酸痛、腹痛等,若無及時處理可能在24至48小時內惡化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可高達40至70%。夏正杰醫師指出,目前建議常規脾臟切除手術兩周前,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及腦炎疫苗預防。術後定期追蹤,每年施打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感染發生機率。
脾臟位在我們左上腹部的後側,若有脾臟腫瘤,初期通常不太會有明顯症狀;隨者腫瘤長大開始會有壓迫、腹脹、腹悶、腹痛等情況。建議規律作息及良好生活習慣,定時健康檢查,如果有發現腫瘤,儘早至一般外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