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40歲夫妻歷經17次取卵 成功受孕生子

一對超過四十歲年齡的夫妻,想要求子,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孟儒醫師,太太抽血卵子庫存量數值0.31非常低,當時就建議用試管嬰兒收集卵子的方式進入療程,等收集到10顆以上的卵子再一起授精做成胚胎,一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歷經17次取卵,終於收集了14顆卵子,最後成功受孕生下一個健康寶寶。
李孟儒醫師表示,這對夫妻授精形成9顆囊胚,並且做了PGS染色體檢查,結果只有1顆鑲嵌型的胚胎,也就是染色體由染色體正常和異常的細胞混和成的胚胎,懷孕機率比染色體正常的胚胎稍低。由於其他都是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所以建議植入這顆鑲嵌型胚胎,之後終於順利懷孕,後續抽羊水檢查是正常,最後剖腹產生下一個健康寶寶。
李孟儒醫師建議,懷孕的年齡最好是20~34歲,因為35歲以後卵子的數量及品質會快速下降,爸爸精蟲的品質也會隨著年齡下降,但是沒有明顯的分界點。婚前建議女性多吃維生素D,肌醇和葉酸,男生多吃含鋅的食物,例如海鮮,同時,建議男性多運動增加精蟲活動力。
李孟儒醫師表示,不易受孕的原因,男方女方各要負責約30%,男女都有的原因佔30%,剩下10%原因不明。因此男女雙方都應一起及早檢查,減少時間和金錢的浪費。一般建議在沒有避孕下,夫妻若經過半年到一年性生活,沒有分隔兩地,一週行房兩、三次仍無法成功懷孕,應該就醫。
不孕症治療應依據病人個別狀況,一般從簡單輔助受孕做起,接著嘗試人工授精,然後才是試管嬰兒。首先,簡單輔助受孕:口服排卵藥物嘗試6~12個月,約有80%會在6~12個月內懷孕,否則就應該換別的方法。
人工授精療程,妻子需要打排卵針,在排卵的時候,丈夫藉由DIY方式收集精液交由生殖中心,洗滌篩選出活動力比較好的精蟲,再用導管注射進入子宮腔,提高受孕機率。每次成功受孕機率約兩成。如果連續做3~4次沒有好消息,應進一步考慮做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療程,妻子一樣需要打排卵針誘導排卵,後續追蹤偵測卵泡成長狀況,待濾泡夠大時打破卵針然後安排取卵手術,取卵當天先生取精,授精之後培養成胚胎,再配合太太的月經週期植入胚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引入「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幫助胚胎發育。這種培養箱是1種透過縮時攝影,全程監控記錄胚胎分裂和早期發育的儀器,每15分鐘攝影一次,結合AI人工智慧,利用大數據,選出優質胚胎,增加著床和懷孕成功率。幫助難孕夫妻能盡早完成懷孕的幸福夢想。
新聞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