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胸腔暨重症科科室介紹
- 胸腔暨重症科文章
消息訊息
胸腔暨重症科文章
治療腰椎滑脫新法 脊椎皮質骨軌跡螺釘手術傷口約3公分
2025/4/21一名72歲女性病患,長期飽受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所苦,走路不到五分鐘就必須停下來休息,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診斷腰椎第四、五節明顯滑脫,合併脊椎管狹窄,壓迫神經而導致症狀。求診骨科醫師陳冠融,醫病溝通後,以「CBT」皮質骨軌跡螺釘技術,透過3公分傷口,有效固定脊椎,並以新式「吊車技術」將滑脫復位減輕神經壓迫。手術後第二天,病患就感到症狀緩解,已能在病房內自行行走,術後一週回診時,她開心地表示能夠連續行走超過30分鐘而無需休息。目前持續門診追蹤。
80歲婦肺麟癌四期 雙免疫治療兩年不用再吃癌藥
2024/6/2480歲的楊婆婆和女兒陪同下,出席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分享會,她四年前因為喘和咳血,被胸腔暨重症科主任莊子儀診斷為為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四期,經過化療與免疫治療,加上雙免疫藥物,四年來病況已經改善,目前穩定治療中,不用再吃任何腫瘤的藥物,她和女兒特別送花感謝莊子儀主任和放腫科主任郭于誠。
8旬翁抽菸60年 罹早期肺癌手術切除2.2公分惡性腫瘤
2023/6/5一名82歲老翁,吸菸長達60年,並未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在他院照過X光發現疑似有腫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莊子儀,莊子儀透過醫學影像科病理切片,診斷老翁罹患早期肺癌。經過胸腔外科主任陳品儒和胸腔外科醫師林佳穎執行微創手術,切除約2.2公分的惡性腫瘤,手術順利,目前老翁持續三個月回門診追蹤。
【醫起go健康】隱形殺手肺癌 四大族群要小心
2023/5/12肺癌初期沒有症狀,是因為肺的神經末端少,所以初期不會感覺疼痛咳嗽等不適症狀,胸腔內科主任莊子儀提醒 1. 年齡高 2. 有家族史 3. 長期抽菸 4. 特定族群 一定要做肺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符合資格包含 1. 有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曾罹患肺癌。 2. 重度吸菸者:50~74歲且吸菸史達30 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15年以內。
肺癌專科團隊 助78歲肺鱗癌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2022/6/6一位78歲婆婆因為喘、咳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科主任莊子儀,經過診斷為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四期,經過化療與免疫治療,加上雙免疫藥物(Nivolumab+Ipilimumab),病況改善,目前穩定治療中,肺鱗癌腫瘤由原本3.8公分已縮小至幾乎無法看到,且原先明顯的肋膜積水,電腦斷層影像已經消除,白血球也恢復,原先因喘、需坐輪椅,經過治療後,已經恢復日常生活。
次世代基因定序 肺癌精準治療
2021/11/8一名約50歲的女性病患,熱愛有氧運動,發現久咳聲音沙啞,甚至活動力下降,連走路都會喘,狀況持續兩個禮拜,吃藥都無法改善,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內主任莊子儀,切片診斷是肺腺癌第四期合併骨轉移。莊子儀先以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及血管標靶藥物治療,再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病因精準治療,該病患肺癌的MET基因突變,調整藥物後,目前該病患恢復喜愛的有氧健身,聲音沙啞也慢慢恢復美聲,走路運動也不喘了。
感冒併發肺炎引發氣喘嚴重發作 裝置葉克膜搶救成功
2020/11/270歲羅姓男子,本身有氣喘疾病,感冒一個禮拜都沒痊癒,夜咳嚴重,進而出現呼吸急促現象而收治在當地醫院,不料病情急轉直下,呼吸衰竭。因情況危急,轉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該病患送達時,意識已經改變,即便插管使用呼吸器,體內二氧化碳濃度竟高達正常人3倍。最後急診科和心臟外科團隊啟動葉克膜治療,終於把羅姓男子從鬼門關搶救回來。
中醫大新竹附醫 睡眠檢查室開張
2020/10/19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睡眠檢查室開張囉!胸腔內科主任梁信杰指出,睡眠檢查主要服務對象以睡眠呼吸異常,像是打嚊、呼吸中止症、夜間缺氧等,或是在睡覺過程有奇怪肢體動作,例如不寧腿或是身體抽搐、磨牙甚至是夢遊等,以及頑固性失眠的鑑別診斷或睡眠週期紊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