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耳鼻喉科文章
耳咽管開放症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 達文西機器手臂治療改善
2023/4/25一名約45歲的男病患深受耳鳴問題長達十多年之久,嚴重影響情緒及日常生活,且出現憂鬱焦慮等身心症狀,甚至一度想放棄治療,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經一系列縝密的檢查,診斷為耳咽管開放症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透過耳鳴聲學檢測與耳咽管功能檢測確認耳鳴的性質,以及高解析度3D動態睡眠內視鏡檢查確認上呼吸道的結構性阻塞問題與耳咽管動態功能,進一步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執行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且同步進行耳咽管微創手術重建耳咽管功能,後續輔以藥物及口咽肌肉訓練,病況大幅改善。
喝水舌頭像被雷電到疼痛 舌頭破皮潰瘍致舌咽神經發炎
2023/3/20一名50歲的女性病患,主訴某天在晚宴上,覺得好像牙齒流血了,當時不以為意,沒想到,回家後開始舌頭痛,痛到耳朵,再痛到喉嚨。以為是小病,到診所就診,醫師診斷舌頭破了但是沒擦藥,還說喉嚨發炎建議快篩。但吃了兩天的藥,病患狀況不但沒改善,不論喝水或吃東西,嘴巴就像被電到,整個刺痛,痛到耳朵和喉嚨,痛到甚至不敢吞嚥,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陳俊志醫師。 陳俊志醫師問診後,清楚病患舌頭痛點,發現在左舌側邊及舌根深處出現破皮潰瘍的狀況,引起舌咽神經發炎造成舌部疼痛,進而牽引到耳朵和喉嚨,才會造成病患三方疼痛不已。病患回想當天晚宴,有吃魚和咬骨頭肉,應該是當晚刺到舌頭造成的。陳俊志醫師也檢查病患耳朵和喉嚨,發現並無異狀。病患再塗藥和吃藥後,經過一天,症狀立即明顯改善,已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脖子腫漲痛 竟是唾液腺結石作怪
2023/2/1320多歲的小美(化名),近來覺得右頸靠近下巴的地方腫漲痛持續兩個禮拜,甚至嘴巴有臭臭的分泌物流出,陸續出現發燒,因為越來越不適,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蔡以璿,醫師一碰觸患處,小美痛苦難耐,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四顆結石卡在右側下頷下腺的管道內,因為口水排不出來,引發頸部感染及膿瘍產生。 蔡以璿醫師表示,病患最大顆的結石,大概有一公分左右,以微創腺體保留內視鏡手術引流膿瘍,移除發炎的腺體及腺體內的結石,使用唾液腺內視鏡取出在管道的石頭,手術約兩個小時完成後,加上施打抗生素的治療,小美症狀逐漸好轉,順利出院定期追蹤。
【醫起go健康】另一半鼾聲雷動好擾人 耳鼻喉科主任來幫你
2022/12/27另一半打呼真的好擾人,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提醒您,多一點關心,因為,可能引發呼吸中止症,高血壓,心臟病等併發症,建議可以透過非手術方式,例如佩戴陽壓器,或是微創達文西手術來治療。
耳鳴眩暈勿輕忽 一覺醒來聽不見? 當心『耳中風』
2022/11/14『醫生,我早上起床耳朵嗡嗡叫、頭暈目眩,右耳突然聽不見,我到底怎麼了?』一名40多歲的竹科工程師,長期熬夜加班工作,一覺醒來突然聽不見,焦急的前來求診。安排純音聽力檢查,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為了掌握黃金治療期,中國醫藥大學耳鼻喉科醫師陳俊志建議病患積極治療,除了給予傳統的類固醇治療,再輔以增生療法---中耳腔PRP (Platelet-rich plasma)注射手術,經過三週的治療,病患聽力恢復正常、耳鳴逐漸消失,不再有喪失聽力的焦慮感。
【小心! 小朋友感冒恐引發恐怖的中耳炎】
2022/10/31中醫大新竹附醫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提醒,小朋友因為耳朵發育未成熟,在感冒過後,病菌沿著耳咽管影響到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炎。 建議: 1. 平時維持一個好通暢的鼻腔功能 2. 治療過敏性鼻炎
中醫大新竹附醫與五峰鄉5G遠距醫療 智慧醫療掌握聽力病症
2022/9/12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配合政府遠距醫療政策,充實偏鄉離島醫療照顧體系。今年首度和新竹縣政府五峰鄉衛生所合作,提升偏鄉民眾之專科門診可近性,善盡社會責任,目前每兩周進行耳鼻喉科的遠距醫療。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表示,在衛生所朱正偉主任、護理長、藥師及相關人員的協助下,透過遠距視訊診療及數位耳鏡,高畫質的清晰影像,會透過5G網路,即時傳輸到雲端診療平台,醫院端的耳鼻喉科醫師可同步了解病患的症狀、並即時檢查耳道、鼓膜及中耳腔的病變。 王堂權表示,一名48歲婦女,覺得聽力逐漸變差,溝通時常常需要對方拉大音量或再次複誦,以為只是年紀大的退化現象並不以為意,藉由和五峰鄉遠距醫療,透過5G傳輸即時數位醫療資訊,診斷出潛藏性的珍珠瘤。如果珍珠瘤越來越大,可能會進一步破壞耳膜,聽小骨,合併頑固性中耳炎,甚至造成乳突炎,腦膜炎等併發症。還好遠距醫療即時揪出前期的珍珠瘤病灶,藉由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適時介入,精準診治病患問題,順利改善聽力的狀況。
耳流血流膿病灶侵犯顱底 機械手臂輔助3D微創內視鏡手術改善
2022/8/1一名39歲的女病患,右耳有中耳炎的病史,長時間在診所治療,不過近期症狀出現耳朵流膿流血,甚至聽力變差,且合併劇烈頭痛,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經過高解析度的耳內視鏡檢查及電腦斷層評估,發現病患中耳炎的情況已經進展到乳突炎,且侵犯到顱底,經過機械手臂輔助3D微創內視鏡手術,病患耳朵不再流血,不再頭痛,症狀明顯改善。
鼻子長牙齒? 原來是罕見的鼻竇異生齒在作怪
2022/4/1140歲小張(化名)是一名工廠作業員,長期右側鼻塞,一直以為是工廠粉塵造成鼻子過敏,不以為意,所以只在藥局買成藥控制症狀。最近一個月,開始出現鼻血及濃黃鼻涕流出,經診所診斷為鼻竇炎,給予二週口服抗生素治療,但未見改善,反而持續出現惡臭以及鼻化膿症狀,甚至眼睛被壓迫,顏面持續腫脹,發燒合併顏面蜂窩組織炎,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陳俊志醫師。 陳俊志醫師透過鼻竇內視鏡檢查,看到右側鼻道異常腫脹並有膿水流出,長寬約5公分*3公分,約15cc 膿水,電腦斷層更發現原來是醫學上罕見病例「鼻竇異生齒」在作怪。「鼻竇異生齒」是在正常鼻竇長出牙齒,病人的牙齒往鼻腔生長,跟一般生長方向不同,天生異生齒容易感染造成鼻竇炎以及蜂窩性組織炎及顏面蓄膿,因為異生齒對於鼻竇而言是異物,鼻子只要有異物,就會引發細菌感染。為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病人選擇用3D微創內視鏡導航手術,精準針對病兆處理,清除異生齒併引流膿瘍,鼻竇炎獲得改善,保留顏面外觀的完整性,同時,傷口小、恢復快,住院一天,隔天即出院。
AI人工智慧與3D微創內視鏡導航手術 精準治療嗅神經母細胞癌
2022/3/1一名中年的男性病患,長期有鼻塞、鼻涕倒流等問題,求診過診所或其他醫院,被診斷為鼻竇炎併鼻息肉,吃藥數個月都無明顯改善,近期因為症狀更為嚴重,偶爾鼻涕中帶著血絲,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王堂權以高階數位內視鏡檢查,經過影像強化及AI人工智慧輔助判讀後,王主任認為並非一般常見的鼻息肉,可能潛藏有惡性的腫瘤,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和病理化驗後,診斷為罕見嗅神經母細胞癌,鼻腔內約有5*4公分的惡性腫瘤,病患決定積極接受治療,經過3D微創內視鏡導航手術併顱底重建後,病患恢復良好,持續回門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