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親子鑑定中心成立 中醫大新竹附醫拜會地方法院庭長
2019/8/26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親子鑑定中心成立,主任鍾智淵特別拜會新竹地方法院少年暨家事法庭庭長高敏俐和法官賴淑敏,提到未來行政機關需要親子鑑定,中醫大新竹附醫可提供全方位服務,保護當事人隱私。高敏俐庭長也回應「樂觀其成」,高庭長提到,過去大部分的案例都送到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大新竹附醫成立親子鑑定中心,未來可提供當事人多一種選擇。

全球創舉 中醫大新竹附醫和清大AI診斷帕金森
2019/8/19帕金森氏症的診斷通常都是根據「動作障礙專家」經驗,初期常常被誤以為中風或關節退化等疾病,顫抖的症狀又有可能被誤為是自發性顫抖或者其他疾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祈均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結合醫療和AI專長,利用「人工智慧」輔助「動作障礙專家」判斷,幫忙診斷帕金森氏症,從今年開始研究109個案例中,準確率可高達八成,有潛力成為未來輔助巴金森診斷的好工具,不只減少確診時間,也可應用在偏鄉,而這也是全球首度,利用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帕金森診斷。

更年期後10多年睡不好 中藥「逍遙湯」改善睡眠
2019/8/13「停經後,10多年都睡不好,還會暈眩需要家人陪同才能出門,經過調養,現在睡得比較好,也可以行動自如!」66歲的葉姓病患表示,從15年前停經後,容易疲倦、頭暈頭脹、睡眠品質差不易入睡淺眠夢多,試過其他治療方法,睡眠品質仍不好還是淺眠、頭暈、疲倦,最後求診沈俐伶醫師,沈醫師給予柴胡龍骨牡蠣湯、珍珠母粉幫助入睡,也加了「消遙湯」加強睡眠品質,組成包含白芍、柴胡、薄荷、甘草、夜交藤、、山槴子等,主要可疏肝解鬱、清熱養血、改善情緒不佳、緊張和失眠,此外加上針灸,百會、足三里等穴道補氣減緩白天的疲倦,率谷、太陽穴、神門、太衝、行間、安眠點等穴位幫助放鬆改善睡眠。葉姓患者服用兩個月之後,目前減緩頭暈和頭脹,不只改善睡眠,也從一開始無法自行來就醫,現在已經行動自如了。

8旬老婦頻說家中鬧鬼 醫: 路易氏體失智症作怪
2019/8/5近八十歲的吳姓老婦大約六個月前開始,開始向家人表示家中「不乾淨」,看到很多人站在家中,晚上也不敢睡覺,曾經在其他醫院做過包括腦部電腦斷層等檢查但是沒有發現病灶,也沒有明顯記憶退化的情形,家屬後來至精神科診所就醫,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又出現肢體僵硬的副作用,後經轉介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經過周伯翰醫師詳細評估後,認為老婦罹患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of Lewy body, DLB)」,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老婦開心地向家人表示:「家中的壞東西都被清乾淨了!」

桃竹竹苗唯一 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 病患減少致癌風險
2019/7/3128歲陳姓病患,心悸困擾三四年,非常容易疲倦,熱愛的羽球運動只好先暫停,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檢查後發現為頻繁心室早期收縮,在七月接受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過程約105分鐘,輻射時間為0,隔天即下床,目前恢復良好。

新興毒品很會「裝」醫:咖啡變裝毒品「金害」
2019/7/25急診室游俊豪主任指出,販毒集團為吸引青少年學生好奇心,不斷推陳出新,毒包很會「裝」,裝成極具卡哇伊外觀,並滲入各類食物(如軟糖、咖啡包、巧克力、科學麵等)藉以降低青少年戒心,誘騙服用。輕則昏睡、暈眩、失憶,重則可能出現癲癇、持續高體溫、休克死亡的嚴重後遺症,提醒家長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多關心小孩是否出現異狀,千萬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食品。

中醫大新竹附醫MV出爐 呈現智慧友善環境
2019/7/19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去年12月開始營運,七個月來看診人次約15萬人次,為了讓更多鄉親了解中醫大新竹附醫,院方特別製作簡介MV,院長陳自諒表示,希望透過MV介紹,呈現醫院專業的技術和設備,「救急救心救命救腦」的使命,也呈現醫院結合在地,走入社區巡迴醫療,守護在地健康。

傷心夜半常驚醒 醫:易得呼吸中止症
2019/7/15你/妳是否曾經因為過度傷心而半夜驚醒過? 根據最新的精神醫學研究,長期處在心理創傷的人,未來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這項研究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大新竹附醫)、慈濟和三軍總醫院等醫學中心研究團隊執行,透過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結果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未來得到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約四倍,說明長期心理壓力,不論胖瘦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長遠影響。這項研究結果於今年4月被美國睡眠醫學會「臨床睡眠醫學」國際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接受刊登。

免挨刀恢復快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成功切除早期胃腺癌
2019/7/12一名70歲的男子,無任何慢性疾病,平時沒有任何不舒服,卻在健康檢查時,胃鏡檢查發現一個1.5公分病灶,切片證實為早期胃腺癌,經由金門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范峻維醫師,在范醫師評估確認診斷後,給予「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成功切除腫瘤,讓病患免挨刀免除傳統手術二分之一胃切除的疼痛與風險,也因為術後無傷口無器官切除,所以病患恢復快,術後3天即正常進食安心的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