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為優秀運動員健康把關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和新竹縣政府簽屬合作備忘錄
2024/2/20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和新竹縣政府,以「守護竹縣體壇,選手展翅翱翔」為名,由縣長楊文科和院長陳自諒共同簽訂,為期1年的新竹縣優秀運動選手醫療服務計畫合作備忘錄,守護優秀運動員的健康。

中醫大新竹附醫成為進階骨鬆友善機構 跨科室一條龍追蹤治療
2024/2/19一位64歲的女性,過去曾因甲狀腺疾病,接受過甲狀腺切除手術,後來在健檢時發現有骨質疏鬆問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劉俊良醫師安排骨密度掃描儀檢查後,發現病患腰椎骨密度T值為-3.8,屬嚴重的骨質疏鬆,為極高骨折風險的族群,經過和醫師的討論後,決定積極治療骨鬆,預防骨折發生。 患者依劉俊良醫師的建議,採用強效促進造骨藥物,並配合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規律運動,在一年的療程後,骨密度T值提升到了-2.6,已經快脫離骨鬆(骨密度T值小於-2.5為骨質疏鬆)。患者使用強效促進造骨藥物,又積極配合治療,短期就達到良好的改善,後續只要規律治療,可逐漸遠離骨折風險,享受退休生活。

喜迎2024龍年 中醫大藝廊策展充滿喜悅與活力
2024/2/152024龍年,中醫大新竹附醫藝廊換裝,充滿喜悅與活力,院長陳自諒表示,這次策展一共展出5位藝術家,28件作品,包含朱德群「喜相逢」、陳嘉慧「橙韻花蔚」、劉邦光「家園」、 傅振賢「生活日誌」、蔡政維雕塑「騰精靈」等國際級藝術家,主題以喜悅、活力、自由以及慢活。 名冠藝術館總監陳昭賢表示,一樓大廳安排藝術家朱德群的石版畫,以喜相逢、生命喜悅、活力為主,色彩繽紛、斑斕、柔和,希望病患和家屬來院,心靈升起溫馨的喜悅,而在藥劑科也展出藝術家陳嘉慧的作品,以生命花卉為主要繪畫,讓人感到復甦的開心喜悅。

腸保健康五大招 健康腸久遠離疾病
2024/2/5一位69歲女性患者長期排便不順,每週只能解便一次,甚至超過七天以上未解便,伴隨腹脹、食慾不佳及體重減輕等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發現患者飲食中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平日因消化不良所以青菜吃不多且飲食清淡,體力不佳所以很少運動。透過飲食內容調整與生活習慣的培養,搭配適當營養補充品,三個月後體重漸增外,也能「天天順暢」無負擔。 營養師黃琳惠表示,腸道是人體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掌管人體約七成的免疫細胞。而人口老化及飲食西化都是罹患腸癌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推手。大量油脂及肉類的食用,卻沒有搭配足量的蔬菜水果,都是高危險因子。黃琳惠提醒,2024農曆春節,民眾不免俗享受美食大魚大肉,一定要「腸保健康五大招」讓大家都能「健康腸久」,遠離疾病。

退休失重心 七年失眠每天睡前吃十多顆藥
2024/1/2960歲的張女士退休後,正要開始享受退休人生時,因生活頓時沒重心加上兒女結婚離家感到孤單,開始出現嚴重失眠,經常整晚沒睡,即便睡著也都是翻來覆去兩三個小時才入睡,睡著後也常不到兩三個小時就醒來。長達七年,睡前要吃到10幾顆藥物才能斷斷續續睡四五個小時,每天起床都覺得昏沉無力,白天只能躺床。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診斷張女士是慢性失眠合併混合性焦慮與憂鬱症。 鄭映芝醫師建議個案施打顱磁刺激(rTMS)來改善焦慮憂鬱情緒與失眠,在接受為期一個月20次的顱顱磁刺激(rTMS),原先的助眠藥物減少了一半以上,雖然仍需要吃五顆藥助眠,但白日昏沉不想動明顯改善,張女士最開心的是她現在可以早起運動並且安排旅行,重拾退休新人生。

竹縣第一家 青少年親善照護機構認證 營造友善空間
2024/1/25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宣布,已經通過衛福部認證,成為新竹縣第一家青少年親善照護機構,院長陳自諒表示,青少年是一個很尷尬特殊的族群,院方跨科室完整專業團隊醫療服務,陪伴青少年成長。同時,陳自諒也宣布,院方也經過衛福部認證,成為兒童友善醫療服務機構,0到3歲小孩,在特殊門診可以優先看診。希望在以成人醫療為主體的醫院裡,可以透過不管是硬體、軟體或服務態度,營造幼兒和青少年友善的就醫環境,更舒服更便利。

耳鳴伴隨失眠胸悶心悸 可能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2024/1/2250歲的張先生是科學園區工程師,耳朵常出現像是蟬鳴聲的高頻聲音,曾經使用過鎮定劑、血液循環促進劑、神經機能賦活劑,抗組織胺等,但藥物有時有效有時沒效,尤其在壓力大時會特別明顯,兩耳出現明顯的耳鳴,還併隨失眠與其他身體症狀如胸悶、心悸、心跳快、喉嚨卡卡、吞嚥困難等症狀掛急診。 身心科醫師鄭映芝經過診治後,發現張先生的耳鳴加重可能與長期工作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因此建議除了原先的耳鳴藥物外,搭配幫助穩定自律神經的藥物,治療約2個月,耳鳴聲音大小與頻率明顯減少,甚至在壓力大的時候,耳鳴也不再會有加重的狀況。

疼痛衛教隨行平台便利即時智能 榮獲國家品質獎
2024/1/15「我很怕痛,如果開刀後很痛,我該怎麼辦?」「止痛藥會有副作用嗎?」「止痛藥可以跟高血壓或是慢性病藥一起吃嗎?」民眾對於以上的疑問,不一定要靠醫護同仁才可以解答,只要上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疼痛衛教隨行平台」,就可以知道。麻醉科打造的這套通訊軟體提供即時線上諮詢,民眾掃描QRcode即可輕鬆加入服務,因為便利,即時,智能,榮獲今年國家品質獎。院長陳自諒表示,為了增加民眾對疼痛的瞭解,並傳遞正確止痛的觀念,希望透過疼痛衛教隨行平台,讓知識不再受限於時間與空間,提供民眾更方便及正確的資訊來源,面對各種疼痛病症。

流感變肺炎恐24小時呼吸衰竭 醫呼籲儘速打疫苗
2024/1/12流感病毒來勢洶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光是她一個門診,就有三位因為流感造成肺炎的案例,目前最年輕的甚至未滿30歲,有菸癮以及肥胖等問題。因此,再度提醒,流感導致肺炎併發症不易治療,短短時間內可能就會急速呼吸衰竭,使用疫苗預防仍是最重要的上上策,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條件的民眾趕快施打疫苗,預防流感引發的重症。

劇烈肚子痛 竟然是主動脈剝離
2024/1/10一位43歲的男性病患,因為肚子不舒服,逐漸變成劇烈背後疼痛,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過電腦斷層檢查後,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診斷為急性主動脈剝離,破裂的位置從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一路往腹主動脈剝離下去,同時,肝臟及右邊的腎臟,呈現缺血的狀態。經過緊急手術治療,並且置放主動脈支架,目前已經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