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本院癌症資源中心 榮獲特色表揚團體獎
2025/1/6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資源中心(簡稱癌資中心),參與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主辦的113年癌症資源中心特色表揚團體獎,榮獲「全程照護王」,院長陳自諒表示,全台共有105家醫院癌資中心,本院於報獎醫院名單中脫穎而出,也是新竹地區唯一獲獎院所,恭喜癌資中心,也期盼繼續以病人優先病人第一的熱忱,服務癌友和家屬。

86歲乳癌阿嬤心臟衰竭病危 鬼門關前走一回
2024/5/2086歲乳癌阿嬤,因為呼吸喘,陷入昏迷狀態,家人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檢測診斷為心臟衰竭導致肺積水,多重器官衰竭,肺炎等,經過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內科副院長劉俊廷和加護病房吳宣鋒醫師緊急搶救,透過藥物治療和照護,已經出院和家人過著健康生活。阿嬤出院前感謝醫護團隊將她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阿嬤的兒子林玉龍更說醫師是母親的救命恩人。

自體周邊幹細胞移植治療 睪丸癌癌指數降低到正常值
2023/6/15新竹街口攻城獅中鋒球員容毅燊去年診斷為睪丸癌第三期,目前恢復良好,特別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獻花給醫護團隊表達感謝。院長陳自諒表示,新竹街口攻城獅中鋒球員容毅燊去年診斷為睪丸癌第三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制定一系列治療,經過高劑量化學治療搭配自體周邊幹細胞移植治療,約10個月時間,去年八月癌指數高達27萬mIU/ml,到今年6月的癌指數已經降到0.7 mIU/ml,只要持續追蹤即可。

背痛半年 竟是胰臟癌第三期
2023/3/16歲的陳姓病患,三年前因為背痛,無法睡覺,食不下嚥長達半年,檢查診斷為胰臟癌第三期,因腫瘤太大且淋巴轉移無法開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鍾智淵,鍾智淵安排病患進行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鍾智淵表示,病患定期治療追蹤,改變罹病心境,調整生活型態,過著有機生活健康自然飲食,下田耕種流汗曬太陽,加上樂觀的態度,雖然罹患的是癌中之王胰臟癌,存活期預估一年,但陳姓病患現在過得自由又快樂,從治療副作用中很快復原。

榮獲兩項SNQ國家品質標章獎 院長陳自諒接受蔡英文總統表揚
2022/5/18中醫大新竹附醫今年榮獲兩項SNQ國家品質標章獎,分別是「扭轉乾坤-轉移性大腸直腸癌轉化治療」以及「GREAT-智慧藥櫃引領中藥全面革新」,院長陳自諒到總統府接受總統蔡英文表揚,蔡總統感謝院方樹立品質模範,共同推動提升台灣醫療之國際影響力與前瞻醫療發展視野。院長陳自諒感謝所有參與同仁的創新和辛苦,表示榮耀是屬於大家的。

認識骨轉移 《BoneBone骨力 抗癌有力》守護癌症患者
2020/12/16為了避免癌友因癌症骨轉移病識感低,耽誤診治時間;改善患者治療積極度低的窘境,院長陳自諒表示,院方舉辦二週年院慶系列活動,啟動《BoneBone骨力 抗癌有力》策展,癌症中心鍾智淵和一般外科醫師古君平宣示,醫院積極協助癌友全方面對抗癌症的決心。即日起至12月25日間,於院內舉辦《BoneBone骨力 抗癌有力》策展,齊心守護患者,許諾病友們擁有健康的明天。 癌症中心鍾智淵主任致詞表示,癌症骨轉移發生後,除了需治療原發性惡性腫瘤外,也需要透過骨轉移控制藥物延緩骨骼併發症發生。骨轉移治療前,為降低顎骨併發症副作用發生,患者用藥前需要進行口腔檢查、治療。治療期間,需要補充的鈣質、維生素D,營養師可提供飲食建議。

「乳房健康照護中心」 中西醫整治照護身心靈
2020/11/30一名約42歲的L 女性患者,右側乳房硬塊有變大的感覺,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古君平醫師,經由超音波檢查及切片後,腫瘤約兩公分,初判是乳癌第二期,但透過正子攝影,已轉移至其它器官,確診是乳癌第四期,目前L女性患者正在接受化療和標靶治療, 未來將部分切除乳房,也將進行放射性治療抑制腫瘤。 古君平表示, L女性罹患乳癌屬於年輕族群,必須面對自我心理調適、家人、治療等壓力,因此,院方成立「乳房健康照護中心」,橫跨七大科,包含一般外科、血液腫瘤科、醫學影像科、放腫科、核醫科、病理科、中醫科以及乳癌專科個管師,從診斷、篩檢、 手術、化學治療、輔助性治療、 放射治療以及後續追蹤等,一站式服務,更結合中醫整治,提供身心靈全方位服務,維持生活品質。

親子鑑定中心成立 中醫大新竹附醫拜會地方法院庭長
2019/8/26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親子鑑定中心成立,主任鍾智淵特別拜會新竹地方法院少年暨家事法庭庭長高敏俐和法官賴淑敏,提到未來行政機關需要親子鑑定,中醫大新竹附醫可提供全方位服務,保護當事人隱私。高敏俐庭長也回應「樂觀其成」,高庭長提到,過去大部分的案例都送到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大新竹附醫成立親子鑑定中心,未來可提供當事人多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