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臨床營養科文章
圍爐健康均衡無負擔 營養師掌握四技巧
2025/1/21今年春節長達九天,天天大魚大肉擔心身體走樣怎麼辦?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吳婉瑜分享四個技巧:「少油、少鹽、少糖、高纖」,建議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品,開心圍爐又能營養均衡無負擔。同時,飯後搭配運動,到戶外走春踏青,不僅能幫助腸胃消化、身體代謝,還能促進親友間的情感。
中秋「柚」來了 營養師和學生創意製作「柚香提拉米蘇」
2024/9/9中秋節即將到來,也是柚子盛產的季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鐘捷瀠營養師,帶領中國醫藥大學及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兩位學生一起發揮創意,將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材,癌症腫瘤配方營養品,蜂蜜優格,柚子,燕麥片、乳清蛋白粉,可可粉等,結合柚子,針對癌友製作「柚香提拉米蘇」,簡單營養好製作。
「食五子」迎端午節 營養師提供健康消暑料理
2024/6/3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之外,大家有聽過「食五子」嗎?分別是茄子、豆子、桃子和李子,再加上粽子,就是俗稱的「五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陳宛伶介紹食五子入菜,簡單又消暑的料理,分別是蒜香豆拌茄子和桃子雪酪。
兒童節前夕 營養師提醒父母預防兒童肥胖三大招
2024/4/1一名12歲小五生近期因體重肥胖問題,由家長陪同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經減重中心儀器測量後,體重為84.7kg,BMI及體脂率竟分別超標高達33.5及37.7%,在鐘捷瀠營養師詢問下,兒童平日很少運動,長時間使用3C產品,還有晚睡,吃宵夜泡麵、洋芋片的習慣,體重近期快速增加。與學童家長溝通後,訂定改變均衡選擇,主食以蛋白質為主,戒掉宵夜習慣,並且增加喝水量至3000c.c,每天運動40分鐘,9點就寢睡覺,期望達成目標控制BMI及體脂率分別在21.5及27%以下。
腸保健康五大招 健康腸久遠離疾病
2024/2/5一位69歲女性患者長期排便不順,每週只能解便一次,甚至超過七天以上未解便,伴隨腹脹、食慾不佳及體重減輕等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發現患者飲食中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平日因消化不良所以青菜吃不多且飲食清淡,體力不佳所以很少運動。透過飲食內容調整與生活習慣的培養,搭配適當營養補充品,三個月後體重漸增外,也能「天天順暢」無負擔。 營養師黃琳惠表示,腸道是人體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掌管人體約七成的免疫細胞。而人口老化及飲食西化都是罹患腸癌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推手。大量油脂及肉類的食用,卻沒有搭配足量的蔬菜水果,都是高危險因子。黃琳惠提醒,2024農曆春節,民眾不免俗享受美食大魚大肉,一定要「腸保健康五大招」讓大家都能「健康腸久」,遠離疾病。
冬至湯圓掌握三大重點 闔家團圓人不圓
2023/12/18這周五就是冬至囉,依傳統習俗,會吃湯圓象徵一年圓滿結束。湯圓製作方法簡易、變化多元且美味,如果吃進過多熱量,可能會造成體重失控,要如何聰明吃湯圓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范雅晴和陳芷嫻提供三大重點,分別是份量控制,低熱量配料和增加蛋白質含量。
長者吞嚥困難 營養師推薦「介護食」月餅
2023/9/25中秋佳節到,閤家團圓,如果家中長輩有咀嚼吞嚥異常的問題,就不能吃月餅避免噎到?中醫大新竹附醫營養科營養師陳芷嫺建議,針對長者的飲食需求,目前市面上已經發展出專為咀嚼吞嚥困難者設計的「介護食」,透過特殊烹調或食品添加物調整食物的質地及型態,同時保有食物原味及原貌的軟質食品,讓老年人克服咀嚼吞嚥問題又吃得開心。
骨質疏鬆跌倒骨折開刀 營養師調配飲食助恢復
2023/7/17一名76歲的病患,本身有糖尿病的問題,過去被診斷骨質疏鬆,目前在治療中,最近突然跌倒,造成左邊股骨頸骨折,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安排手術,打了鋼釘做固定。但固定好之後,發現患者住院中的血糖忽高忽低,而且又有骨質疏鬆問題,因此特別會診營養師,營養師黎姵吟首先協助病患控制血糖,並且從日常生活飲食或營養品,補充鈣跟維生素D3,讓病患的骨質疏鬆在術後達到最好的治療。
端午放「粽」健康吃 香噴噴低卡花椰粽
2023/6/19端午節即將來臨,如何健康減重放粽吃?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表示,平均一顆肉粽的熱量高達 500~600 大卡,吃下一顆粽子的熱量相當於吃下 2 碗白飯,熱量相當可觀!營養師陳芷嫺教大家包出美味低卡的花椰粽,以花椰菜米取代糯米,每顆花椰粽約為 350 大卡,比一般肉粽少了 30~40% 的熱量,減少澱粉降低熱量,又具高營養。
營養師推黃耆養氣燉雞湯 兔年提升免疫力
2023/1/16準備迎接兔年,年菜準備好了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吳婉瑜推出《黃耆養氣燉雞湯》,準備常見的中藥材像是黃耆、熟地黃、紅棗、枸杞,搭配雞肉,並用適量的鹽及米酒調味,烹調的時候建議,雞肉要先過滾水中汆燙,去除血水,才能讓雞湯味道更鮮美,疫情過後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