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中醫科文章
全職竹科媽媽的產後憂鬱 中西醫診治
2021/11/27小美是個人人稱羨的竹科太太,老公是竹科工程師,家裡經濟狀況不錯,小美辭職前也是職場女強人,但小孩出生後就辭職在家帶小孩。小美把小孩的學習跟成長當作自己的重心,但不知道為什麼生了第二胎後,漸漸發現自己對小孩比較容易煩躁易怒,大聲說話,起初沒察覺自己的異樣,只覺得是自己不夠堅強,到後來發現自己甚至看到小孩可愛的笑容都覺得哀傷。 診斷小美應該是從產後就開始有憂鬱症的情形,因為還在哺乳,小美希望可以減少助眠藥物的使用,因此小美在與醫師討論後,開始接受中西醫共照治療,除了服用抗鬱劑之外,同時配合中醫大中醫科陳亮宇醫師的中藥及針灸的治療,小美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慢慢回到產前的狀況,也可以平心靜氣的面對小孩的哭鬧不會像之前那麼驚慌與暴躁。
緊張頭痛失眠 西醫微電流和中醫電針緩解
2021/11/22一名攻讀博士班的26歲男學生,因課業壓力引發焦慮症狀,容易感到緊張,煩躁,有嚴重頭痛與失眠現象,起初覺得只是壓力大,偶爾服用止痛藥,但逐漸出現明顯沮喪情緒,對自己沒自信,甚至開始有強烈想休學的念頭,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 鄭映芝醫師先以抗憂鬱劑與助眠藥物治療,病患情緒相對穩定,但因病患期待完全減少助眠藥物的使用,因此,鄭映芝與中醫科陳亮宇醫師使用微電流刺激與中醫電針的方式,來緩解他晚上的焦慮感幫助睡眠,經過兩周治療,逐漸降低助眠藥物和抗憂鬱劑的劑量,並大幅緩解焦慮與頭痛的情形。
中醫針灸和雷射針灸 協助發展遲緩兒童肌力和語言
2021/11/156歲妹妹自出生起四肢無力,語言與動作發展遲緩,無法自行移位,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鄒曉玲醫師,每次就診都需要媽媽抱下車、坐推車移動,經過長期早療課程與針灸治療,隨後又搭配雷射針灸數個月之後,某一天回診時突然可以自己扶著車門走下車,給媽媽一個超大的驚喜!6歲妹妹隨著下肢肌力持續進步,從跪爬著移動逐漸進階到可以扶站移動。
孕產兒用藥安全 停看聽選用
2021/9/29響應今年衛福部病人安全週主題「孕產兒安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全力支持,舉辦系列衛教宣導、互動活動等,讓孕產婦深入了解孕期用藥和產後調理、新生兒用藥安全。院長陳自諒表示,為了保障孕產婦和幼兒安全,一定要「停/看/聽/選/用」,停偏方,看醫師,聽仔細,選合格,用對藥。
小孩便祕腹痛 中醫調理解便順暢胃口開
2021/8/26國小男孩因為嚴重便秘住院檢查發現結腸阻塞,出院後仍然每隔三日要用甘油球灌腸才會解便,伴隨腹痛、食慾減退,給予滋陰、潤腸、理氣、通便的中藥甘露飲、麻子仁丸等處方,治療1週之後,弟弟每日可以排便1-2回,解便成形,腹痛緩解,食欲明顯改善。治療2個月後中藥減量服用仍可以維持每日排便順暢,胃口開,身高也明顯長高,一年後追蹤已不需要依賴中藥幫助排便,體重增加10公斤,身高增長9公分,雖然尚未進入青春期,但可觀察到中醫藥的腸胃調理對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效果。
中藥清肺飲 緩解呼吸道症狀
2021/6/16一位30多歲女性,之前為確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解隔離後因為持續有咽癢、咽喉不適,偶而還有咳嗽的症狀,故前來中醫科就診。中醫科主任徐新政和團隊開立清肺飲,給予保養呼吸道並緩解輕微呼吸道症狀。患者陸續服用一陣子後,咽癢咽乾很少發作以外,一年多來未曾感冒。
珍愛母親節 健康園遊會5/3日登場
2021/4/26母親真偉大!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將在5月3日(一)上午09:00~12:00 在醫療大樓一樓,舉辦珍愛母親節健康園遊會,院長陳自諒表示,當天分別有我是甚麼肌膚-簡易肌膚檢測和諮詢、聽見幸福的聲音-數位耳鏡暨聽力問卷篩檢、心律變異檢測、中醫飲茶站、骨質密度檢測,肌握力篩檢以及女性健康諮詢,免費戒檳和口腔篩檢等服務。陳自諒歡迎民眾踴躍參與,也鼓勵鄉親相揪母親一起來健康檢測更有意義。
中醫美顏針 淡化細紋改善大小臉
2021/2/8一位40歲L小姐,在意臉部法令紋及眼周暗沉、皺紋等問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陳亮宇醫師,陳亮宇建議用美顏針的針灸方式,拉提臉部肌群,刺激眼周穴位,如顴髎、巨髎、下關、頰車、四白等穴位,加強局部氣血循環來達到效果。經過兩周兩次針灸,臉部細紋及眼周暗沉減少,皮膚緊緻度也增加,整體氣色明亮許多,也變得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