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中醫科文章
今天立冬 中醫師提醒兩種人不宜進補
2024/11/7中醫科吳佩芸醫師提醒,不同的體質適合不同的進補方式。例如,容易失眠、壓力大或經常熬夜的人,多屬於濕熱體質,適合選擇較平和且能去濕的食補,如四神湯(含茯苓、山藥、蓮子、芡實等)。容易疲倦、氣虛者則可選擇補氣的湯品,如西洋參雞湯。冬季手腳冰冷、氣血虛弱者可選擇十全大補湯或藥燉排骨。若不確定自己屬於哪種體質,四神湯、紅棗枸杞雞湯、何首烏雞湯等,可以滿足大部分現代人進補的需求。
只要青春不要痘 中藥三階段消炎、去瘀淡疤及預防
2024/10/2830歲蘇小姐準備要結婚,對臉上難消的青春痘和痘疤,感到非常焦慮,雖然已使用外用的消炎抗菌藥膏,仍然不滿意治療效果,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佩芸。經過三個月的中藥治療後,臉部皮膚光滑,就算偶爾因為生理期或是熬夜零星冒出幾顆青春痘也可以很快消退。
天氣變化引發偏頭痛 中醫針灸調理降低發作頻率
2024/8/1345歲的王先生長年飽受偏頭痛困擾,只要天氣一潮濕、快要下雨的時候,頭部會開始隱隱作痛,疼痛感從太陽穴延伸到肩頸,嚴重時會伴隨畏光和怕吵的情況,因此,都服用止痛藥及偏頭痛專用的藥物緩解症狀,造成生活和工作嚴重影響。為了改善狀況,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吳佩芸中醫師,經過4個月的中藥及針灸調理後,偏頭痛症狀大幅改善,遇到潮濕陰雨的天氣。已經可以不需要使用止痛藥緩解頭痛,生活品質有顯著的提升。
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 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
2024/8/7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院長陳自諒表示,該中心整合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和中醫科等,針對脊椎疾病提供疼痛全方位醫療資源,院方也和生醫園區在地廠商合作使用國人自主開發之電腦導航設備協助精準置釘,同時提供精準醫療並節省手術時間,且避免醫師和病人過度暴露在X光輻射,廠商也正在研發由機器手臂置釘,同時結合AI電腦判讀,期盼能成為醫師的好幫手。新竹縣衛生局殷東成和科管局主任秘書游靜秋肯定院方AI 微創醫療技術,全方位提供優質醫療資源
乳癌患者化療副作用 靠中藥緩解
2023/11/2745歲楊姓病患,因左側乳癌第三期進行化療,造成噁心嘔吐、食慾差、睡眠差體力差、手腫、皮膚紅癢、手麻腳麻等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王禎佑,在口服中藥治療下,經過約一個禮拜後,症狀逐漸獲得改善,並且在適當的衛教和鼓勵養成每天連續走路一個小時以上的習慣,楊姓病患體力也有很大的進步,當體力好的時候,相對化療的副作用也會小很多,逐步擺脫對化療的恐懼。
精子跑不動 中藥調理3個月 做人成功好孕到
2023/10/135歲的陳先生在今年初與未婚妻一同做了婚前健康檢查,卻意外發現精液分析報告的數據不是很理想,雖然精子數量正常,但精蟲的活動力偏低,正常型態率更只有2%,低於正常標準(〉4%)。考量婚後備孕,經過3個多月的中藥治療調理,再重新檢驗一次,精蟲正常型態從2%提升到25%,夫妻也在上個月順利自然懷孕。 在中醫理論,「腎主藏精生殖」,因此如同大家熟知的,中醫師常用「補腎」來改善精蟲品質。 醫師會根據中醫四診評估患者屬於腎陽或腎陰不足的證型,若需溫補腎陽,常用的中藥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若需滋補腎陰,則會使用枸杞子、菟絲子、黃精等藥物來改善精蟲品質。 除了補腎外,現代人由於生活壓力及飲食作息,體質證型更為複雜,單純使用補腎藥物效果有限。例如本案例,由於工作長期久坐、缺乏運動,且加班頻繁,經常吃消夜,造成體內氣滯且痰濕較盛,出現淺眠、腹脹、口渴、口氣重、解便黏等症狀,所以治療用藥會先以行氣化濕為主,補腎為輔,療效更佳。
中醫調理養卵備孕 兩個月成功懷孕
2023/7/2一位32歲女性,曾在28歲時順利懷孕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30歲想再添二寶開始積極備孕,努力了兩年始終未能順利受孕,近半年搭配使用西藥排卵藥仍未果,於是求診中醫科醫師陳亭霓進行備孕調理。診察發現,患者可能因為育兒加上備孕壓力屬於肝鬱血虛的體質,透過中藥疏肝補氣血調理體質搭配婦產科的排卵藥物及超音波檢查,兩個月後終於順利懷孕,目前孕期約四個月。
中藥搭配埋線 近百公斤女半年減重約18公斤
2023/5/2252歲張小姐,更年期後體重明顯增加,就診時體重97.6公斤,身高170公分,由於平常食量大,也容易在情緒煩躁時暴飲暴食,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周書玉,周書玉透過脈診問診,發現患者屬氣虛夾濕體質,透過中藥補氣和埋線,半年來體重減到約80公斤,成功減重約18公斤,目前持續治療減重。
中醫輔助體態調養著重「重建身體代謝」與「睡眠」兩大面向
2023/1/10醫教你年節飲食、調養妥當 身材穩妥當 新春九天假期要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避免身材走樣呢?根據過去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有4成1的民眾於過年期間體重有增加趨勢,而且平均增加公斤數高達1.7公斤。瘦竹竿才是好看嗎?身體重一定是胖?
40歲健身教練腦中風 中醫調養與針灸復健改善
2022/11/21「我每天運動ㄟ,我是健身教練ㄟ,怎麼會是我?」年僅四十健身教練平時體態與飲食相當講究,但意外總是來得突然,沒想到中風居然找上門。突然頭暈,右側手腳酸軟無力,跌倒在地,經檢查後,原來是先天左腦血管狹窄,再加上睡眠缺乏與飲水不足,在過度疲勞之下,引發腦梗塞缺氧損傷,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柏鋒,經過調養與針灸,復健改善,已經可以自行步行前來門診治療,甚至可以恢復負重肌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