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大腸直腸外科科室介紹
- 大腸直腸外科文章
消息訊息
大腸直腸外科文章
醫師癌友分享抗癌 8月12日中醫大新竹附醫舉行病友會
2023/7/24病患在得到癌症後會感到很徬徨,心情沮喪,甚至家人也不知道怎麼面對,如何照顧?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和新竹縣腸腸久久協會,在8月12日(六) 上午09:00~11:30 將舉辦病友會,由院長陳自諒和外科部長沈名吟先和病友以及家屬分享如何抗癌,再由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張巨成演講「大腸直腸癌手術後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及衛教」,並且由營養師黃琳惠說明「培養抗癌好食力」,最後邀請三位病友分享抗癌歷程。
92歲高齡婦大腸癌第三期 達文西手術成功保肛
2023/2/20一名高齡92歲病患,兩年前就被驗出糞便潛血陽性問題,但不敢接受檢查,一直到幾個月前腹部疼痛難耐,無法排便,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外科部部長沈名吟,經過檢查,診斷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病患腫瘤如乒乓球大小完全阻塞大腸,如果不立刻切除,將導致肚子腫脹,腸破裂死亡。 沈名吟表示,阿嬤之前做過子宮切除手術,手術過程發現沾黏非常嚴重,以達文西微創手術,加快分離沾黏速度與安全性,經過約3小時手術,病患雖然高齡,但復原狀況不錯,隔天就可以下床,七天後順利出院,目前回診追蹤。沈名吟指出,達文西手術優點可大幅降低疼痛指數,傷口小,流血量少,復原快,穩定度高,完整清除腫瘤與淋巴組織。
AI內視鏡檢查2.0版 醫師智慧幫手揪病症精準治療
2023/2/15為了更精準找出早期消化道病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宣布,引進世界最先進的AI內視鏡,用於消化道內視鏡檢查。陳自諒表示,這套器材是內視鏡檢查2.0版,將原本的內視鏡設備加上AI的軟體應用,透過光學偏光模式,可協助醫師在執行內視鏡檢查時,時時提醒醫師注意平坦型容易被遺漏的大腸瘜肉或消化道的早期癌病兆,還可以協助醫師診斷病兆為良性或需立即治療之惡性腫瘤,是醫師聰明的好幫手。
摸兩圈有害健康? 打牌久坐小心大腸癌找上門 醫師警告"久坐逾2小時"大腸癌風險增8% 預防大腸癌風險"篩檢.注意飲食.運動"不可少|主播 郭雅慧│【消費報你知】20230206│三立新聞台
2023/2/6摸兩圈有害健康? 打牌久坐小心大腸癌找上門 醫師警告"久坐逾2小時"大腸癌風險增8% 預防大腸癌風險"篩檢.注意飲食.運動"不可少|主播 郭雅慧│【消費報你知】20230206│三立新聞台
痔瘡兼陰唇肥大 一次手術處理兩病症
2022/12/19一名約30歲的女性,除了有痔瘡問題,騎車或運動常常會摩擦到貼身衣物,會陰部出現不舒服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外科部長沈名吟,經過診斷是小陰唇肥大,建議一次手術一併處理,解決兩個病症,經過約40分鐘手術,以及傷口照護,術後一周已經解決生活不舒服的問題,也不會有搔癢疼痛的異物感。
2022大腸直腸外科國際論壇 百位十國內外醫師參與
2022/11/72022「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舉行,首次導入達文西外接3D影像解決方案,將達文西手術實況的3D高解析度影像,透過即時影像處理技術搭配高畫質3D醫療顯示器,以同步視訊方式,將手術過程呈現於與會貴賓。院長陳自諒表示,新竹附醫成為北台灣達文西大腸直腸外科手術觀摩中心,今年來自國內外約百位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在不同空間或平台,可以觀看到和手術室中一致的真實3D畫面,透過實際案例幫助醫師觀摩學習,進行經驗傳承分享與討論,國內醫師不用出國,就可以學到最先進的達文西手術技術。
懷孕罹癌怎麼辦? 醫:定期追蹤不會傷害寶寶
2022/8/24余苑綺不幸癌逝,留給親友無限悲痛,她抗癌8年70次化療,2017年生下女兒,2019年生下小兒子,卻驚傳直腸癌復發,癌細胞轉到肺和肝。如果懷孕的女性,罹患大腸癌怎麼辦? 中醫大新竹附醫外科部長沈名吟表示,癌症可能會復發,因此,就算懷孕也不能中斷定期追蹤,母親會擔心追蹤檢查對胎兒造成影響,目前醫療科技進步可使用超音波追蹤,核磁共振或是抽血驗癌指數,或驗血液中游離癌細胞,或游離癌細胞的DNA,可以幫助懷孕婦女檢查,不會讓寶寶受到傷害。
達文西第四代Xi手術百例 為北台灣達文西大腸直腸外科觀摩中心
2022/7/7中醫大新竹附醫開院三年多來,去年九月引進達文西第四代Xi機器手臂,到今年七月達百例,特別召開成果發表會,縣長楊文科和衛生局長殷東成等貴賓特別到場,楊縣長肯定院方秉持救急救腦救心救命,守護在地健康,並且頒發縣政顧問給院長陳自諒。院長陳自諒感謝中醫大新竹附醫團隊,10個月來達文西手術已達百例,也宣布中醫大新竹附醫將成為北台灣達文西大腸直腸外科手術觀摩中心,這也是繼高醫,台中榮總之後,第三間成立的達文西大腸直腸手術外科觀摩中心。
【名醫餐桌】腸癌名醫防腸癌教戰! 高纖飲食、少紅肉、拒飲料|早安進行式 #鏡新聞
2022/6/1愛吃燒烤、油炸食物的民眾特別當心「腸子長瘜肉」,這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今天的「名醫餐桌」要帶大家來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醫院院長陳自諒,擅長微創腹腔鏡手術以及達文西手臂治療大腸癌,臨床看過許多腸癌重症患者,陳自諒自創一套養生法,絕對不喝手搖飲,減少果糖的攝取,降低大腸瘜肉的風險,蔬菜料汆燙為主,蛋白質選擇鮭魚、雞肉,少吃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