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神經科文章
50歲男突中風置放顱內支架 三年來狀況穩定
2025/7/21一名50歲中年男性,因突發性右側肢體無力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發現左側中大腦動脈85%狹窄,神經科醫師錢駿診斷,當時病患無大血管堵塞,施打血栓溶解劑並住院治療復健。患者於住院中經血管攝影檢查,確認左側中大腦動脈有高度狹窄之情況,健保審查通過後於住院期間接受顱內血管支架置放手術,手術順利置放一支顱內支架,3年來持續追蹤,血管不僅維持暢通,支架內血管也無再次狹窄,目前患者狀況穩定,定期於本院門診追蹤。
中醫大新竹附醫聯手清大 發展腦波診斷揪出早期阿茲海默症
2025/7/8「我才58歲,怎麼會得失智症?」一位竹科企業CEO,長年帶領上百人團隊的許先生,在一次簡報中突然忘詞,連公司的基本財報數字都說不出來。起初他以為是壓力太大,但幾個月內狀況愈來愈明顯,甚至在高鐵上忘了該在哪一站下車。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陳睿正,經由腦波診斷模型與電腦化心理評估,發現其認知功能下降,進一步的Aβ PET檢查,顯示他腦中出現大量β類澱粉蛋白沉積,確診為早期阿茲海默症。
38歲男血壓高致腦幹自發性出血 全身癱瘓語言喪失
2025/5/2638歲的林先生,患有高血壓與痛風,突然劇烈頭暈與視力驟失,經送醫檢查後,診斷為腦幹自發性出血,並波及第四腦室,緊急被送入加護病房搶救,從鬼門關走一回。但出院後出現語言喪失,吞嚥困難,甚至全身癱瘓,根本無法站立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經顱磁刺激團隊,以經顱磁刺激術治療,患者經過近半年,每周五次,加上傳統針灸與密集神經復健的多元療程,目前已經可以和人正常溝通,也可以自理,拿輔具行走。
水腦症好發60歲以上長輩 三大症狀要注意
2024/12/16一名73歲的王姓病患,因為全身無力,走路不穩,甚至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醫師錢駿,門診問診後發現患者還有輕微癡呆合併尿失禁等症狀,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患者有腦室擴大及大腦脊髓液蓄積等狀況,診斷為常壓性水腦症,安排住院做相關檢查,並且執行腦脊髓液引流手術,手術一周後回診,患者整體認知功能、走路以及尿失禁困擾大幅改善,並建議患者至神經外科接受腦室腹腔腦脊髓液分流手術。
頭痛伴隨腸躁症 新型藥物治療緩解
2024/11/1840歲的林小姐從青春期開始就有偶發性頭痛症狀,近幾個月天天頭痛,思考不順暢,甚至伴隨腸躁症,嚴重影響工作表現。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龔瑋翎醫師診治,使用新型藥物並配合肉毒桿菌注射雙管齊下,經住院三天治療後,頭痛顯著改善,患者情緒穩定,腸胃問題緩解,連思考也變得更順暢,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竹科女頭痛抽痛多年 竟是長期低頭頸部引起
2024/4/30一名45歲竹科女多年來飽受頭痛之苦,主訴常有抽痛的感覺,以為是常見的偏頭痛,吃藥都無法得到明顯改善,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陳貝強醫師,經過病史詢問,神經學檢查,並安排頸部x光,發現竹科女頸椎結構不正常,頸椎過直,判斷是頸部問題引起的頭痛,診斷為頸因性頭痛。經過藥物治療並搭配增生療法局部葡萄糖水注射,同時改善生活作息和規律運動,目前症狀緩解。
【醫起go健康】再生雷射不會疼痛 治癒慢性疼痛患者
2023/6/12Q:再生雷射治療的優點有哪些呢? 1️⃣ 促進血液循環 2️⃣ 調節免疫力、平衡發炎 3️⃣ 促進細胞的再生與修復 Q:哪些患者適合再生雷射治療呢? 目前最大宗為頭痛的患者、全身性慢性疼痛及疲勞的患者,像是纖維肌痛症、慢性疼痛症,或是廣泛全身很多壓痛點的患者,除此之外,對慢性疲勞與慢性傷口與潰瘍的患者,也都很適合。
50歲病患中風罹憂鬱症 再生雷射改善症狀
2023/5/29一名年約五十歲從事科技業的男性,中風後有疼痛、情緒低落與認知功能退步的狀況,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錢駿,經過兩個禮拜以再生雷射治療,疼痛、情緒與認知功能的狀況都有明顯的改善,目前持續追蹤門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