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介紹
- 血液腫瘤科
科室介紹
特色介紹
依據病患期別、體能及經濟等狀況給予不同的個別性治療與服務,期望從診斷到治療,從早期至末期的病患,都能接受適切的醫療服務,讓病患對於癌症不再是絕望及恐懼,除了提高存活期,更能提供有品質、有尊嚴的治療環境。
免疫治療
過去癌症治療以化療和標靶治療為主。化療是以藥物去干擾細胞的複製分裂,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但同時也會作用在正常細胞,導致許多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和落髮;標靶治療則是以藥物針對促進癌細胞生長的訊息因子傳遞路徑進行抑制,以干擾癌細胞生長,因較具專一性,所以全身性的副作用較低。
雖然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可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對於癌症的治療已經可以有效延長病人的壽命。事實上,癌細胞是有很高變異性的,萬一最後發展出可以對抗原先治療方式的癌細胞(令人害怕的癌症復發),有時候就會陷入無藥可用的情況,最後只能束手無策。
而最新的免疫療法,或許可以克服這樣的問題,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曙光。免疫療法簡單來說,就是重新喚醒病患的免疫系統,讓我們體內原有的武器重新活化,去攻擊體內的癌細胞,因此在臨床治療上獲得相當大的成功。免疫療法最好的策略就是,重新活化我們自己的免疫反應,這是人類與生俱來最天然的保護系統,因此相對的副作用會比較少,而我們的免疫系統會針對敵人不斷變化,作出最有效的抵抗,而此特性就是克服癌細胞具高變異性的方法,使得癌細胞不容易再復發。過去數十年間,免疫療法已成為治療某些類型癌症的重要部分,一些較為新穎的技術正在研究開發中,它們或將為未來癌症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目前已經可以透過分子檢驗技術,依癌細胞的特性,給予最恰當的標靶治療和免疫再活化方式。透過精準的醫學檢驗,進行更為精細的劃分,從而找出針對該病患個體的特異性治療方案。將來或許可以將癌症視作一種慢性病,透過精準醫療與免疫療法,來「控制」癌細胞的生長與侵犯,進而克服癌症,延長壽命。
血液疾病治療
血液病是原發於造血系統的疾病,或其他疾病影響到造血系統,繼而伴發血液的異常改變,常以貧血、出血或發燒為特徵。造血系統包括血液、骨髓系統和淋巴組織,凡涉及造血系統病理、生理,並以其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都屬於血液病範疇。
目前,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諸如:化學因素、物理因素、暴露於有放射線污染的環境(如車諾比爾核爆意外)、生物因素、遺傳(如唐氏症)、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為血液病發病的誘發或直接原因,近年來由於工業污染的結果,使得血液病的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
血液病臨床分為三大類型:紅血球疾病、白血球疾病,及出血或血栓性疾病。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有白血病、淋巴瘤、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生成不良症候群、血小板減少及多發性骨髓瘤等。
標靶治療 (Target therapy)
以專一的治療藥物對抗癌細胞 (標靶治療),以減少對正常組織細胞的破壞。標靶治療所根據的原理是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在細胞表面標記的表現或訊息分子傳遞上的差異,針對這些路徑選擇性地殺死癌細胞,以降低對正常細胞的破壞。
增生治療(Prolotherapy)
注射促進細胞修復的藥品,重啟受傷組織細胞自我修復,增生再生功能,可以治療組織老化、退化與肌肉骨髓、神經相關之疼痛、退化與老化疾病;常見的細胞增生劑包括高濃度葡萄糖、自體血小板 (PRP) ,未來再生醫學的發展可以是間質幹細胞與其外泌體。
細胞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於民國110年通過衛服部細胞治療特別管理辦法,同年5月設立細胞治療中心並開始收治患者,以樹突細胞結合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DC-CIK)治療實體腫瘤。
DC-CIK細胞治療是抽取自身的免疫細胞,在體外與摘除的腫瘤進行培養、誘導、活化及擴增後,再輸回病人體內去對抗癌細胞,讓癌症患者病情獲得控制,提升正常的生活品質。
目前本院期許陸續通過衛服部特管法多項之細胞治療技術種類,有: 自體免疫細胞(DC-CIK)治療「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細胞(CIK)」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自體免疫細胞(DC)治療「實體癌第四期」、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OA)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SCI)治療「脊髓損傷」、自體免疫細胞(CIK)治療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細胞 (GDT)治療「第四期實體癌」,期盼未來能造福更多、更廣大的癌症患者。
詳細情形請參閱本院官網 / 科室介紹 / 特色醫療中心,諮詢專線 :03-5580558 # 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