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全國首創!超音波導引長效止痛術安全且精準
2019/7/8「這是4公分,好!我們打到4.5公分!注射」麻醉科醫師正在為110公斤的病患施打長效止痛藥,一手緊握超音波,一手拿著針頭注射,這是全國首創「超音波導引長效止痛術」,安全且精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麻醉科主任文寄銘醫師表示,過去由醫師憑手感施打長效止痛藥,可能會有注射部位腫痛的風險,全國首創的「超音波導引長效止痛藥注射術」,透過超音波導引成功定位長效止痛藥注射的深度,不再憑手感,讓施打過程更安全、更精準。

夏季三伏貼 醫:可改善虛寒性過敏體質
2019/7/413歲的蔡小弟弟,從小就是氣喘、鼻過敏兒童,鼻炎發作時鼻塞、鼻水流不停伴隨鼻涕倒流與咳嗽,去年12月底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院就診中醫科鄒曉玲,蔡小弟弟搭配中藥內服並以穴位貼敷貼三個療程,二個多月後鼻過敏僅偶爾發作,有效緩解鼻部症狀。

消防局到中醫大新竹附醫反轉火災逃生新觀念 破除四大迷思
2019/6/24「遇到火災無法往下跑,趕快往上跑?錯!」 正確解答是「就地關門等待救援,並去窗邊呼叫。」新竹縣消防局竹北分隊長李浩銘,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分享「破除火警逃生的迷思」提供醫護人員反轉逃生新觀念。院長陳自諒感謝消防局帶來新觀念,對醫護人員有很大的幫助,陳自諒指出,救命和救災一樣重要,醫院內大部分是相對弱勢避難者,一旦發生火災,災害應變是決定災害嚴重與否的關鍵,中醫大新竹附醫基於社會責任,加強醫院同仁防災搶救觀念和能力。

中醫大新竹附醫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首次舉辦人文藝術講座獲迴響
2019/6/19當藝術和醫療碰撞,會擦出甚麼火花?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人文藝術講座」,邀請國光劇團當家花旦、也是第22屆台北文化獎得主朱安麗到中醫大新竹附醫主講「京劇古典品味與現在心靈的初體驗」,獲得在場出席的醫護人員、志工和在地居民等貴賓熱烈迴響。這也是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和國光劇團首次走入醫院分享京劇藝術。

全國第一 國研院儀科中心攜手台灣微創 中醫大新竹附醫全國首例國產品椎體重建手術成功
2019/6/17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在台灣每4名65歲以上民眾中,就有1人因為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椎體重建手術」是利用「椎體撐開器」將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以垂直方式撐開塌陷的椎體,灌入骨水泥固定,達到脊椎復位、緩解長期疼痛的效果。「椎體撐開器」是技術門檻非常高的永久性植入物醫療器材,需要經過多道精密金屬加工程序,且需一體成形,品質要求非常高。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輔導新創公司台灣微創開發出「椎體撐開器」(衛生福利部醫療器材許可證編號:衛部醫器製字第006305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率先採用,領先全台完成第一例國產品椎體重建手術治療,病患於術後復原狀況良好,且於隔天離院後就可以行動自如。

「失聲」了!聲音沙啞竟是頸椎骨刺作怪
2019/6/12一名52歲的余姓男子長期手麻,加上一個多月前聲音突然沙啞,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神經外科醫師江忠穎,透過X光片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余姓男子第五、第六、第七節頸椎往後的骨刺及軟骨,壓迫到頸椎神經造成手麻反射性疼痛。而第五、第六、第七節頸椎往前的骨刺,壓迫到交感神經,造成聲帶肌肉緊張而出現沙啞的聲音。經過江醫師施以「微創頸椎骨刺椎肩盤切除手術」,病患開完刀立馬恢復「美聲」,手也不麻了。

中醫大新竹附醫學生志工招募13號網路報名 體驗服務人群
2019/6/10為了讓有志從事志願服務的學生,體驗服務人群的意義,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30名志願服務機會,讓學生在服務中學習。院長陳自諒表示,招募暑期學生志工需年滿15歲的就學中高中/職學生,大專生限三年級以下(含三年級) 具服務熱誠,願意關懷醫院病人,服務時數至少22小時,時間從7月1號到10月31號,並繳交服務心得,同時必須參加6月29日的職前訓練,志工召募的相關訊息將從6月13(四) 9:00開放網路報名,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iRjrvYfEkCuyrVvC8,若額滿則提前停止報名。

11歲妥瑞氏小弟 寫文章分享「從討厭妥瑞氏到和平相處」
2019/6/5就讀資優班的11歲陳小弟半年前開始出現不斷搖頭,咬嘴唇的狀況,特異的狀況讓他歷經同儕異樣的眼光,同學會嘲笑「會搖頭就能考試考的好嗎?」感覺「很傷人」。陳小弟的媽媽帶他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身心醫學科主任王明鈺,王明鈺以「童言童語」和陳小弟溝通先打破心房,和臨床心理師游沛穎教他「習慣反向訓練」行為治療,經過八次的治療療程,陳小弟現在已經不再出現搖頭或咬嘴唇的狀況,也不用吃藥。更寫了一篇文章「我的朋友—妥瑞氏」,鼓勵有妥瑞氏的小朋友,「從討厭妥瑞氏到現在已經跟妥瑞氏和平相處」的經驗。

中醫大新竹附醫癌症中心成立 中西醫整治整合11大照護團隊
2019/6/3為了提供癌症病人最佳治療環境,癌症中心從門診看診、拿藥到注射化療都規劃在醫療大樓二樓癌症中心的門診化療室,一條龍式的服務讓癌症病人免於奔波,也尊重病人的權益與配合治療之隱密性。門診化療區為了維護每位病人隱私,提供20個獨立的治療空間,其中備有可調式電動沙發椅,新穎舒適、採光良好,而向窗外眺望,即可直接欣賞到頭前溪的景色,可提供病人更友善的治療環境。

健康不放「粽」 營養師建議以多穀米代替糯米
2019/5/30端午佳節健康吃粽,才不會真的變成「肉」粽!消化科主任馮俊龍表示,粽子因食材及作法緣故,屬於高油、高鹽和低纖維、熱量高,是容易產生消化不良的食品。消化不良會導致胃酸逆流、胸悶、火燒心、上腹部悶痛、腸道脹氣等症狀。所以五大族群包含胃食道逆流症、消化性潰瘍、腸道脹氣,慢性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必須慎選食材,才可兼顧健康和美味。馮俊龍建議一餐半顆粽子,搭配白飯及適量蔬果,才能攝取足夠膳食纖維,一旦出現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