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News9月10日世界自殺防治日 醫師呼籲全民一起對抗憂鬱症
2019/9/6國際自殺防治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WHO) 從2003年開始,將每年的9月10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呼籲世界各國重視自殺議題、推展自殺防治。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周伯翰醫師表示,根據統計,自殺者其中約有80%為憂鬱症患者,WHO也指出2020年憂鬱症將會是僅次於心臟病導致身體失能的疾病。因此,周伯翰醫師、中醫科醫師周書玉、急診科醫師廖顯文、心臟血管科醫師楊晨佳和心理師游沛穎,呼籲全民一起加入對抗憂鬱症運動。
為什麼總是無法「使命必達」 竟是「成人注意力缺失症」
2019/9/4「奇怪ㄟ!明明我很認真很努力,卻還是常常出錯,沒法在時效內使命必達,總是在最後一分鐘才完成工作!」 25歲的鄭姓患者在工作上遇到瓶頸,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常被長官和同儕責備,非常氣餒。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王明鈺。 王明鈺主任發現他在工作上無法專心持續,再追朔患者過去病史發現「她小時候其實就容易發呆、分心、粗心,忘東忘西,只是因為在課堂上不吵不鬧,所以沒有被師長發現。」王主任進一步排除可能其它因素造成專注力缺失的原因,例如癲癬、內分泌、憂鬱症、躁鬱症等因素,確診是「成人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簡稱ADD)。
中醫大新竹附醫赴竹科分享 全國首創「中藥智慧化倉儲管理」
2019/9/2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主辦「智慧醫療的現在與未來」論壇,以智慧醫療為主軸,攜手產官學研掌握連結在地醫療發展契機,邀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演講,陳自諒以「中醫大新竹附醫邁向智慧醫院」為主題,分享「智慧化中藥和西藥庫房倉儲管理系統」,並且規劃明年引進達文西手臂。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表示,「科學園區是科技重鎮,希望多跟醫院合作,讓生醫產業蓬勃發展。」
中秋要謹「腎」水晶月餅低磷低鉀低鹽低蛋白
2019/8/28中秋節將至,高熱量的月餅、烤肉和柚子一定是鄉親的最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陳柏存醫師提醒,月餅內含精緻內餡,如綠豆沙、紅豆沙、棗泥等,這些甜食除了熱量可觀外,也可能會加重部份胃食道逆流的病友腹脹、噁酸感、多痰、覺得喉嚨卡卡的…等不舒服的症狀。建議平日對於甜食較為敏感之胃食道逆流病友們,請酌量品嘗。 陳柏存醫師也指出,許多腦血管、心血管疾患的病友常需長期使用抗凝血製劑、或是治療心律不整等藥物以穩定病情,並預防二次血管堵塞病變的發生。由於這一類的藥物(例如抗凝血劑中的warfarin/可邁丁、dabigatran/普栓達、rivaroxaban/拜瑞妥;心律不整藥物的amiodarone/臟得藥),是經由肝臟細胞中的細胞色素(cytochrome)來進行代謝。柚子的成份會減緩這類藥物的代謝,增加該藥物於血液中的濃度,進而增加出血、心跳過慢,甚至有致命的危險!建議需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病友,要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藥物的劑量與注意事項,以避免副作用。
親子鑑定中心成立 中醫大新竹附醫拜會地方法院庭長
2019/8/26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親子鑑定中心成立,主任鍾智淵特別拜會新竹地方法院少年暨家事法庭庭長高敏俐和法官賴淑敏,提到未來行政機關需要親子鑑定,中醫大新竹附醫可提供全方位服務,保護當事人隱私。高敏俐庭長也回應「樂觀其成」,高庭長提到,過去大部分的案例都送到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大新竹附醫成立親子鑑定中心,未來可提供當事人多一種選擇。
全球創舉 中醫大新竹附醫和清大AI診斷帕金森
2019/8/19帕金森氏症的診斷通常都是根據「動作障礙專家」經驗,初期常常被誤以為中風或關節退化等疾病,顫抖的症狀又有可能被誤為是自發性顫抖或者其他疾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祈均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結合醫療和AI專長,利用「人工智慧」輔助「動作障礙專家」判斷,幫忙診斷帕金森氏症,從今年開始研究109個案例中,準確率可高達八成,有潛力成為未來輔助巴金森診斷的好工具,不只減少確診時間,也可應用在偏鄉,而這也是全球首度,利用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帕金森診斷。
更年期後10多年睡不好 中藥「逍遙湯」改善睡眠
2019/8/13「停經後,10多年都睡不好,還會暈眩需要家人陪同才能出門,經過調養,現在睡得比較好,也可以行動自如!」66歲的葉姓病患表示,從15年前停經後,容易疲倦、頭暈頭脹、睡眠品質差不易入睡淺眠夢多,試過其他治療方法,睡眠品質仍不好還是淺眠、頭暈、疲倦,最後求診沈俐伶醫師,沈醫師給予柴胡龍骨牡蠣湯、珍珠母粉幫助入睡,也加了「消遙湯」加強睡眠品質,組成包含白芍、柴胡、薄荷、甘草、夜交藤、、山槴子等,主要可疏肝解鬱、清熱養血、改善情緒不佳、緊張和失眠,此外加上針灸,百會、足三里等穴道補氣減緩白天的疲倦,率谷、太陽穴、神門、太衝、行間、安眠點等穴位幫助放鬆改善睡眠。葉姓患者服用兩個月之後,目前減緩頭暈和頭脹,不只改善睡眠,也從一開始無法自行來就醫,現在已經行動自如了。
8旬老婦頻說家中鬧鬼 醫: 路易氏體失智症作怪
2019/8/5近八十歲的吳姓老婦大約六個月前開始,開始向家人表示家中「不乾淨」,看到很多人站在家中,晚上也不敢睡覺,曾經在其他醫院做過包括腦部電腦斷層等檢查但是沒有發現病灶,也沒有明顯記憶退化的情形,家屬後來至精神科診所就醫,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又出現肢體僵硬的副作用,後經轉介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經過周伯翰醫師詳細評估後,認為老婦罹患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of Lewy body, DLB)」,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老婦開心地向家人表示:「家中的壞東西都被清乾淨了!」
桃竹竹苗唯一 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 病患減少致癌風險
2019/7/3128歲陳姓病患,心悸困擾三四年,非常容易疲倦,熱愛的羽球運動只好先暫停,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檢查後發現為頻繁心室早期收縮,在七月接受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過程約105分鐘,輻射時間為0,隔天即下床,目前恢復良好。
新興毒品很會「裝」醫:咖啡變裝毒品「金害」
2019/7/25急診室游俊豪主任指出,販毒集團為吸引青少年學生好奇心,不斷推陳出新,毒包很會「裝」,裝成極具卡哇伊外觀,並滲入各類食物(如軟糖、咖啡包、巧克力、科學麵等)藉以降低青少年戒心,誘騙服用。輕則昏睡、暈眩、失憶,重則可能出現癲癇、持續高體溫、休克死亡的嚴重後遺症,提醒家長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多關心小孩是否出現異狀,千萬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