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News313世界睡眠日 醫:3C影響睡眠
2020/3/12明天是 3月13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是由世界睡眠醫學學會(World Association of Sleep Medicine)於2008年發起的一項年度活動,目的是喚起大眾重視睡眠、關心睡眠,了解睡眠與身心健康的關係等。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全台失眠人口已經超過400萬人。根據健保署的統計資料,2018年全台灣處方超過9億顆安眠藥,不禁讓人想問,睡個好覺真的那麼難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表示,其實失眠背後很多原因,其中一項主因,跟使用3C產品有很大的關係。
新冠肺炎減少出入醫院 醫:透過電腦DIY黃斑部檢測
2020/3/9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高,病患對病況無法掌握,又擔心到醫院,情緒焦躁、疑神疑鬼,甚至延誤病情,錯失治療時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發展「NOSARS」(Nursing Online Self-test Accessible Response System居家照護網路自我檢查電腦讀取即時回覆系統),率先使用在60位黃斑部病變的患者,成功追蹤黃斑部狀況,為黃斑部病變患者提供了快又有效的服務。
人工生殖第三次終成功 40歲媽咪喜得女
2020/3/5A媽咪結婚四年多 一直想懷孕都沒成功,好不容易第一次懷孕卻流產,求助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林孝祖 ,作了兩次人工生殖都失敗,「 其實想放棄,擔心可能年紀太大了,跟醫師說想改作試管嬰兒。」 但林孝祖鼓勵她「 再給醫師一次機會。」第三次人工生殖回診時,A媽咪認為身體沒有甚麼變化,應該「又」失敗了, 沒想到,驗血後,林孝祖卻給她最珍貴的禮物~ 懷孕了。
新冠病毒蔓延 醫:當心集體歇斯底里
2020/3/228歲陳小姐,自從知道辦公桌前面的同事剛從大陸出差回來後,擔心自己會染病,開始覺得呼吸不順、胸悶甚至緊張失眠等症狀,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科就醫,經胸部X光與抽血檢查排除感染後,被轉到身心科周伯翰醫師門診,經會談與自律神經檢查後,醫師認為陳小姐的身體不適症狀是因為焦慮症引起,陳小姐表示,其他坐位周圍的同事也陸續出現和她相似的不適狀況,紛紛擔心自己受到感染而至醫院就醫,經過適當的心理支持與抗焦慮藥物後,陳小姐的焦慮症狀獲得改善。
開學囉! 醫建議兒童眼鏡每天酒精消毒
2020/2/24明天就要開學囉!學校都嚴陣以待防範新武漢肺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家長和學生,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因為眼睛和其他鼻子嘴巴等器官都有黏膜,黏膜雖然可以保護器官,卻也是病菌的出入口,口和鼻可以戴口罩來保護,眼睛要怎麼保護防範武漢肺炎? 陳瑩山建議,小朋友勤洗手切記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讓眼睛有「空窗期」 成為病毒來源。如果有帶眼鏡的小朋友,更要每天早晚用酒精擦拭消毒,也可以再戴上淺色的太陽眼鏡多一層保護。
AI判讀 精準醫療用藥更安全減少副作用
2020/2/20現在醫師用藥大多憑著臨床經驗和症狀給藥,通常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確認用藥對病人有正面治癒效果。現在醫界結合產學合作有創新突破!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表示,「在醫師還沒開處方箴前,藥物篩檢平台可透過誘導式幹細胞,測試用藥,確認藥物,提供醫師最佳開藥選擇,達到精準醫療,個人化醫療之服務。」!這項藉由人類誘導式幹細胞(iPSC) 模組建立高效能藥物篩檢平台,做為個人化、精準化醫療服務之檢測技術,適用對象為用藥複雜度高或對用藥有副作用的病患,榮獲今年第16屆國家新創獎!預計半年可應用在臨床。
員工自編自導自演 宣導正確洗手和戴口罩
2020/2/19中醫大新竹附醫拍攝防範武漢肺炎影片,院長陳自諒表示,院方為了節省成本,自編自導自演,編劇演員都是院內員工發想和主演。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品牌行銷公共事務執行長張宜真過去在媒體10多年的經驗,希望能透過影片抓住鄉親「眼球」,因此突破傳統,以創意仿照主播新聞播報方式,搭配演員誇張表情達到宣導防疫效果。上架三天,就破了兩千人觀看次數。
經血大量出血如「仙草凍」險暈倒 中醫調理半年改善
2020/2/18一名47歲的A姓病人,之前月經來突然發生大量經血出血,當時清洗過後並未影響生活不以為意。沒想到,下個月mc再來,竟然出現嚴重盜汗險暈眩狀況無法上班,緊急掛急診。當時就醫醫院婦產科醫師經過檢查,發現有一子宮肌瘤約1.2公分*0.7公分,建議要開刀切除,但A姓病人對開刀持保留態度,繼續尋找2-3位婦產科醫師看診。求助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沈俐伶調理,經過大約半年的調理,A姓病患目前已經大幅改善,經期來不再出現如「仙草般」大量血塊或大量出血的狀況。
院方設置兩台紅外線體溫探測儀 監測體溫防疫
2020/2/13因應武漢肺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表示,院方已經採購兩台紅外線體溫探測儀,比照機場檢疫規格,設於醫療大樓前後門出入口,監測就診民眾體溫,做好防疫工作。急診室門口也搭起戶外發燒醫療站,設置等候區看診和照x光,與一般病患進行分流。
國二生驚纖維腺瘤2公分 醫建議少吃炸雞鹽酥雞
2020/2/10一名A姓國二生,一個月前在洗澡時發現左乳房出現硬塊,媽媽非常緊張,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外科醫師古君平,經乳房超音波確認在左乳房下側出現邊緣形狀不規則的硬塊,大於兩公分橢圓形的纖維腺瘤,可能有惡性的風險,和家屬討論後,考量到A姓生年紀輕,決定開刀以「乳房腫瘤摘除手術」早一點拿掉,確認不會變化成惡性腫瘤。A 姓生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開刀後並不會影響外觀和未來發育,只要一到兩年持續超音波追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