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消化科(腸胃肝膽)科室介紹
- 消化科(腸胃肝膽)文章
消息訊息
消化科(腸胃肝膽)文章
智慧診斷暨卓越內視鏡手術治療中心開幕 楊文科縣長出席
2023/6/29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成立智慧診斷暨卓越內視鏡手術治療中心,縣長楊文科等貴賓親自出席,楊文科縣長肯定中醫大新竹附醫以智慧醫療守護當地鄉親的健康。院長陳自諒頒發感謝獎牌給微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謝兩家企業捐贈兩台懸臂,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也為病患創造更優質的就醫環境。院長陳自諒指出,該中心成立,是利用大數據及AI技術,應用在內視鏡的全方位檢查、手術及治療。
AI內視鏡檢查2.0版 醫師智慧幫手揪病症精準治療
2023/2/15為了更精準找出早期消化道病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宣布,引進世界最先進的AI內視鏡,用於消化道內視鏡檢查。陳自諒表示,這套器材是內視鏡檢查2.0版,將原本的內視鏡設備加上AI的軟體應用,透過光學偏光模式,可協助醫師在執行內視鏡檢查時,時時提醒醫師注意平坦型容易被遺漏的大腸瘜肉或消化道的早期癌病兆,還可以協助醫師診斷病兆為良性或需立即治療之惡性腫瘤,是醫師聰明的好幫手。
膠囊內視鏡檢查立大功 免侵入性揪出小腸出血點
2023/2/1一名80歲的許姓病患,長期洗腎且合併心臟衰竭,原定一個半月後要出席孫女婚禮,不料,這個月不斷出現黑便,血紅素降到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醫師范峻維,范峻維醫師評估,該病患已於最近一個月內檢查過數次胃鏡和大腸鏡都沒發現出血點,懷疑是小腸出血,因為病患長期洗腎且合併心臟衰竭,侵入性治療開刀或是血管栓塞的風險太高,於是建議病患先進行安全性高的小腸膠囊內視鏡檢查,來找出出血位置。 在膠囊內視鏡幫助下,果然在小腸前段找到四處小腸血管異常增生在慢慢滲血,立即幫病患再安排經口進入的小腸內視鏡做電燒止血,病人血色素與體力也逐步恢復,更能如期參加孫女婚禮,特別感謝醫護協助。
雙J導管術後衛教說明
2022/8/31醫療器材名稱 雙J導管 醫療器材說明 雙J導管是一個放置於輸尿管內的細長軟管,用以支撐於輸尿管內,使尿液可以正常排通,因其結構上兩端捲曲類似兩端J字型,故稱為雙J導管 ( Double J )。
不須開刀切除器官 內視鏡手術完整切除早期癌變
2021/8/30一名60歲男性病患,因為胃酸逆流不適,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接受胃鏡檢查,檢查發現除了因胃酸過多,造成的食道發炎之外,在胃與食道交接處發現了一處不到一公分的癌變,經過消化科醫師范峻維仔細評估,發現是最早期的癌變,可以接受內視鏡做癌變處切除即可,不須切除器官,病患術後一天便能開始進食,第三天就可以出院回家,目前只須定期追蹤。范峻維醫師特別強調,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什麼是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
2020/8/7內視鏡粘膜下切除術 完整切除早期癌細胞
2019/10/2960歲的陳姓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健檢後竟發現大腸有約2公分的瘜肉,以為只是良性瘜肉,做普通大腸鏡瘜肉切除即可,不過因為陳姓患者的家人是某醫學中心的消化內科醫師,看了這個瘜肉的大腸鏡照片,懷疑不只是單純的良性腫瘤,可能含有癌化細胞,如果用普通大腸鏡瘜肉切除,恐怕會切不乾淨,所以帶著陳姓患者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范峻維醫師,利用「內視鏡粘膜下切除術」完整切除可能有癌化的惡性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