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身心醫學科文章
日本媽媽產後憂鬱症 來台求助磁波治療症狀獲改善
2020/5/28一位住在東京的日本媽媽,個性比較容易緊張焦慮、要求完美,生產完後罹患「產後憂鬱症」,導致無法照顧小孩而需要父母協助,但是又因此產生罪惡感,導致失眠、食慾不振等情形,曾經在日本求助精神科,但服用藥物後出現噁心 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導致症狀無法改善,由於先生長期派駐台灣,知道台灣有「經顱磁刺激(TMS)」治療憂鬱症的技術,決定跨海求診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門診,經過30次療程合併藥物治療未出現副作用,一個半月後,睡眠、食慾、情緒與活力逐漸改善,也慢慢可以專心帶小孩了。
退休女主管憂鬱假性失智 磁波治療助恢復彩色人生
2020/4/17一位63歲退休的A姓女主管,原本快樂享受退休生活,卻因家中接連變故,3年來情緒變得容易焦慮失控,出現暴飲暴食,反應變慢與自我照顧能力退化的情形,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原被醫師判定為「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家屬遂至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門診尋求第二意見,經病史詢問、腦部核磁共振(MRI)與認知功能檢查後,醫師判斷陳女士情形為「非典型憂鬱症(atypical depression)」導致的「假性失智症(pseudodementia)」,經過藥物合併20次療程的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transcranial,TMS)治療後,陳女士的情緒與活力逐漸改善,現在恢復正常生活。
4/2自閉症日 中醫大新竹附醫開設兒童和家長課程 醫:家長積極參與療育自閉兒 成效更好
2020/3/23聯合國在2008年指定4月2號為世界自閉症關懷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強調提升自閉症患者的生活品質的需求,能讓他們融入社會。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從四月開始,除了針對自閉症兒童開設「學齡前自閉症遊戲互動團體」,也針對家長開設「自閉症家長團體」。身心科主任王明鈺表示,希望透過互動的方式讓自閉兒童在遊戲中能夠增進社會互動能力,並在其中設計了三次的親職諮詢,將孩子的情形回饋給家長,將治療的進展能延伸到家庭。
313世界睡眠日 醫:3C影響睡眠
2020/3/12明天是 3月13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是由世界睡眠醫學學會(World Association of Sleep Medicine)於2008年發起的一項年度活動,目的是喚起大眾重視睡眠、關心睡眠,了解睡眠與身心健康的關係等。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全台失眠人口已經超過400萬人。根據健保署的統計資料,2018年全台灣處方超過9億顆安眠藥,不禁讓人想問,睡個好覺真的那麼難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表示,其實失眠背後很多原因,其中一項主因,跟使用3C產品有很大的關係。
新冠病毒蔓延 醫:當心集體歇斯底里
2020/3/228歲陳小姐,自從知道辦公桌前面的同事剛從大陸出差回來後,擔心自己會染病,開始覺得呼吸不順、胸悶甚至緊張失眠等症狀,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科就醫,經胸部X光與抽血檢查排除感染後,被轉到身心科周伯翰醫師門診,經會談與自律神經檢查後,醫師認為陳小姐的身體不適症狀是因為焦慮症引起,陳小姐表示,其他坐位周圍的同事也陸續出現和她相似的不適狀況,紛紛擔心自己受到感染而至醫院就醫,經過適當的心理支持與抗焦慮藥物後,陳小姐的焦慮症狀獲得改善。
過勞不只對健康有害 醫:恐會變笨
2019/12/30前陣子藝人在表演工作中猝死的消息,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工作過勞的重視事實上今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把「過勞」納入「國際疾病分類」。WHO界定過勞(burnout)是一種「由於長期無法成功克服工作壓力」導致的症狀,包括:工作效率降低、常提不起勁或精疲力竭、對工作有倦怠感或厭世感。過去許多研究顯示長期過勞對身體健康有害,例如中風、心臟病、猝死;近來許多研究也顯示過勞可能會讓腦筋變笨。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表示,過勞會影響腦力通常有幾種原因:一. 過勞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大腦無法獲得充分休息,進而影響白天專注力;二. 由於工時長,讓大腦處在長時間固定單調缺乏刺激的環境下,也會讓反應變遲鈍;三. 不良的生活習慣: 由於壓力大,使用菸酒等物質幫助紓壓或是睡眠,對大腦造成的不良影響;四.長期壓力會使身體產生壓力皮質素,導致大腦萎縮。
新創「近紅外光腦光譜儀」偵測腦功能 疾病評估準確率可達八成
2019/11/25精神科醫師評估病情,主要是透過會談配合心理測驗,無法抽血驗得,做腦部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往往發現腦部結構無異常,缺乏客觀的生物指標(biomarker),因此有時被詬病流於主觀而無法說服病識感不佳或是較講求科學證據的病人或家屬,近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引進「近紅外光腦光譜儀(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首創技術及判讀,透過測量患者的大腦前額葉功能變化,作為評估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的輔助工具。 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周伯翰醫師指出,NIRS的原理主要是偵測大腦活動時的血流變化進而反應大腦功能變化情形,類似功能性腦磁振造影(fMRI) 的訊號,但相比之下NIRS機器更輕巧,可以在病房內或門診即時施測,更適合容易緊張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此技術於2005年獲日本政府許可在臨床精神醫療用於鑑別診斷「憂鬱症、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的憂鬱症狀」,周伯翰自2013年從「日本東京大學神經精神醫學研究所」進修回國後,便將此影像分析技術引進台灣。
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 醫呼籲重視75%亞健康患者
2019/10/7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10日訂為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希望透過提高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分享有效的疾病科學知識,消除大眾偏見。WHO對於真正的健康的定義不單是沒有疾病與失能,而是要完全在身體、心理與社會生活方面的完好。學者將健康分為3種狀態;第一種為真正身心健康的狀態;第二種是生病的狀態;第三種是介於2者之間的狀態,稱為「亞健康(suboptimal health status)」。而根據WHO調查,高達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8旬老婦頻說家中鬧鬼 醫: 路易氏體失智症作怪
2019/8/5近八十歲的吳姓老婦大約六個月前開始,開始向家人表示家中「不乾淨」,看到很多人站在家中,晚上也不敢睡覺,曾經在其他醫院做過包括腦部電腦斷層等檢查但是沒有發現病灶,也沒有明顯記憶退化的情形,家屬後來至精神科診所就醫,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又出現肢體僵硬的副作用,後經轉介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經過周伯翰醫師詳細評估後,認為老婦罹患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of Lewy body, DLB)」,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老婦開心地向家人表示:「家中的壞東西都被清乾淨了!」
傷心夜半常驚醒 醫:易得呼吸中止症
2019/7/15你/妳是否曾經因為過度傷心而半夜驚醒過? 根據最新的精神醫學研究,長期處在心理創傷的人,未來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這項研究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大新竹附醫)、慈濟和三軍總醫院等醫學中心研究團隊執行,透過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結果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未來得到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約四倍,說明長期心理壓力,不論胖瘦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長遠影響。這項研究結果於今年4月被美國睡眠醫學會「臨床睡眠醫學」國際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接受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