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中醫科文章
中醫「看時」對症治療兼顧體質調理 一週改善反覆蕁麻疹
2019/11/6一位45歲女性有蕁麻疹病史,好發於夏入秋季節變化時,日前因蕁麻疹大發作,幾乎遍及全身,稍微一搔抓劃過皮膚即起大片膨疹,膚癢難耐,去皮膚科就診,服藥後症狀減輕至大約還有6成未好,求診中醫大新竹附醫中醫科周書玉醫師,經把脈和觀察舌象,發現患者明顯有血虛、血液循環不好,瘀熱在體內的情形,於是在治療上從補血改善循環和透瘀熱的方式,以血府逐瘀湯搭配散熱止癢中藥如蟬蛻、薄荷、苦參等治療,經一週後,蕁麻疹發作範圍及紅癢程度明顯減輕。
我家小孩還有沒有長高的機會?!中醫師掌握轉骨好時機 高人一等不是夢
2019/9/12近年來整體生活逐漸豐裕,營養不虞匱乏,爸爸媽媽們對於小孩 身高的冀望不減反增,「甚麼時候可以開始轉骨?」、「我家小孩還 有沒有長高的機會」這二項問題常常是家長們心中很大的疑惑。
更年期後10多年睡不好 中藥「逍遙湯」改善睡眠
2019/8/13「停經後,10多年都睡不好,還會暈眩需要家人陪同才能出門,經過調養,現在睡得比較好,也可以行動自如!」66歲的葉姓病患表示,從15年前停經後,容易疲倦、頭暈頭脹、睡眠品質差不易入睡淺眠夢多,試過其他治療方法,睡眠品質仍不好還是淺眠、頭暈、疲倦,最後求診沈俐伶醫師,沈醫師給予柴胡龍骨牡蠣湯、珍珠母粉幫助入睡,也加了「消遙湯」加強睡眠品質,組成包含白芍、柴胡、薄荷、甘草、夜交藤、、山槴子等,主要可疏肝解鬱、清熱養血、改善情緒不佳、緊張和失眠,此外加上針灸,百會、足三里等穴道補氣減緩白天的疲倦,率谷、太陽穴、神門、太衝、行間、安眠點等穴位幫助放鬆改善睡眠。葉姓患者服用兩個月之後,目前減緩頭暈和頭脹,不只改善睡眠,也從一開始無法自行來就醫,現在已經行動自如了。
夏季三伏貼 醫:可改善虛寒性過敏體質
2019/7/413歲的蔡小弟弟,從小就是氣喘、鼻過敏兒童,鼻炎發作時鼻塞、鼻水流不停伴隨鼻涕倒流與咳嗽,去年12月底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院就診中醫科鄒曉玲,蔡小弟弟搭配中藥內服並以穴位貼敷貼三個療程,二個多月後鼻過敏僅偶爾發作,有效緩解鼻部症狀。
天氣冷鼻過敏 冬至快來做三九貼
2018/12/21冬至是中醫學「三九貼」開始的最佳時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表示,冬季時人體陽氣最弱,容易受寒,不少過敏性鼻炎患者症狀變嚴重,利用冬至時做「三九貼」,以辛散溫熱的中藥材敷貼在人體背部穴位,可驅除寒邪並提高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