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中醫科文章
失智症前期患者 針灸改善認知功能
2022/8/22研究報告顯示,對於神經疾病諸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針灸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性療法。針灸治療認知障礙的可能機轉包括: 提高神經生長因子的釋放、 降低氧化壓力、 降低細胞凋亡的基因表現、 增加神經突觸可塑性、 增加海馬與齒狀回的神經前驅細胞的生長。
新冠後遺症 中醫師建議
2022/7/29自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所造成的疫情風暴已持續兩年多,許多感染確診者在解隔離後,卻陸續來到門診求助,新冠肺炎康復後,難道不是處於無敵狀態嗎?又會產生什麼後遺症需要治療? 中醫師吳柏鋒醫師表示, ⒈ 確診康復後,並沒有所謂的無敵狀態,仍有可能會再次感染。就如同感冒病毒一樣,第一次感冒好了,也可能會在幾天內或幾個月內再次反覆感冒。因此,新冠肺炎康復後,還是需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如此才能降低再度感染造成二次傷害。 ⒉ 後遺症並非每位確診新冠肺炎的感染者都會發生,但隨著確診者人數提升,在康復解隔離後,臨床上也確實發現,需要治療後遺症的患者需求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而這些症狀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持續數週、數月或數年,因人而異。
周末恐出現極端高溫 中醫師提醒小心中暑昏倒
2022/7/22周末恐出現「極端高溫」,部分地區可能創今年高溫紀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師鄒曉玲提醒,外出一定要多喝水,補充水分注意防曬,如果感到身體不適,儘快遠離高溫環境。尤其,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遇到天氣熱,會更容易引發病症,平常生活起居要注意維持環境溫度及濕度舒適,不宜太熱。
確診者身心焦慮 中醫師給五大建議
2022/5/9「在家隔離的這幾天,除了感冒症狀以外,身心狀況變嚴重了,我變得很焦慮,很不舒服。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我怎麼被傳染的,我也很擔心我回去上班會不會被排擠,我是不是造成公司很大的困擾,我有沒有在傳染給別人…」 台灣疫情升溫,omicorn確診攀升, 確診者居家隔離民眾變多了,這段時間的身心如何調適?中醫大新竹附醫中醫師陳亮宇給五大建議:
確診者痊癒後易再中? 中醫師:增加免疫力
2022/5/5一名約50歲的確診病患,出現咳嗽、喉嚨痛、鼻涕倒流、忽冷忽熱、全身疼痛等症狀,透過中醫大新竹附醫視訊門診,求診中醫科主任徐新政,徐主任除了給予清冠一號治療,也依照病患症狀,開立銀花、連翹、牛蒡子、蒼耳子等清熱止痛中藥材,經過約四天,在第二次視訊門診,病患症狀減緩許多,已經沒有喉嚨痛症狀、咳嗽也減少許多。 徐新政表示,確診個案可以透過視訊診療,開立處方,請親友到藥來速領藥,減緩症狀。確診個案痊癒後,也會擔心是否會造成呼吸道損傷,留下後遺症,因此,中藥會著重在補脾肺幫助營養,會選用四君子湯,包含人參、茯苓、白朮等,作為滋養,增加抵抗力。
中醫大與遠百竹北合作 5/7推寵愛媽咪健康園遊會
2022/4/18感謝母親真偉大,中醫大新竹附醫和遠百竹北跨域合作,在5月7日推出「寵愛守護揪媽咪健康園遊會」,院長陳自諒特別感謝遠百竹北的邀請,因此院方由骨科醫師劉俊良和中醫師鄒曉玲出席,在當天進行骨密檢測、四癌篩檢、中醫養身健康衛教諮詢等互動項目,讓最愛的媽咪健康每一天。
只是跳個有氧 竟是梨狀肌症候群臀痛腳麻
2022/3/1450歲的王姓病患,平常有跳有氧運動,某天看著YOUTUBE 的有氧教學,嘗試抬腿的動作,沒想到,隔天突然覺得腰部疼痛,一度腳麻,剛開始以坊間噴藥和藥膏處理,經過三個禮拜,症狀沒有緩解,反而疼痛面積越來越大,甚至連開車都覺得無力無法駕馭。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何宇淳醫師,何宇淳醫師經過理學檢查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除了吃藥之外,也安排「超音波導引注射」,同時也安排中醫科主任徐新政電針針灸,經過治療後,王姓病患的疼痛獲得緩解,
車禍後骨折手術沾黏 針灸治療沾黏不再卡卡
2022/2/2156歲女性患者,半年前因車禍造成右側上臂骨折,經過手術及石膏固定,雖然骨頭已經癒合,但右肩關節、手肘和手腕活動角度仍受到影響,連日常動作都受到限制,例如洗澡、穿衣、曬衣服等無法正常作息,甚至因為關節疼痛不能入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經過半年復健治療後仍不見好轉。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黃詩偉醫師,經過約一個月的針灸積極治療,將沾黏的關節逐步拉開,讓原本活動卡卡的角度恢復,夜間疼痛也消失,可以好好睡眠,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生活。
【醫起go健康】中醫科鄒曉玲醫師・轉骨湯搭配骨齡檢測・讓孩子長高高!
2022/2/21過年熬夜看電視打電動 易造成眼睛乾澀
2022/1/27今年過年有九天假期,許多人過年日常就是看電視打電動,整日下來眼睛其實又累又痠,甚至是太過乾澀,小朋友更要小心近視加重的危機。 在用眼過度的人身上,眼睛乾澀是很常見的症狀,這是因為減低眨眼的次數因而缺少淚液以及油質的分泌,讓眼睛失去保持濕潤的功能。若是有環境或其他的因素導致眼睛反覆發炎,長久下來也會讓眼睛有乾澀的情形。更有一部分的女性在更年期後因為荷爾蒙變化的影響,也比較容易有這個問題。以中醫的角度來說,五臟六腑的失調,都有可能讓身體的津液缺乏,其中以肝腎陰虛是最常見的體質表現,若是因為其他飲食或是局部發炎造成身體的火氣或濕氣較重,則是會影響眼睛周圍的循環,造成津液無法分布到眼睛,邪熱留戀或是濕熱就是主要的辨證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