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神經外科文章
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 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
2024/8/7中醫大新竹附醫宣布成立AI微創脊椎中心,院長陳自諒表示,該中心整合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和中醫科等,針對脊椎疾病提供疼痛全方位醫療資源,院方也和生醫園區在地廠商合作使用國人自主開發之電腦導航設備協助精準置釘,同時提供精準醫療並節省手術時間,且避免醫師和病人過度暴露在X光輻射,廠商也正在研發由機器手臂置釘,同時結合AI電腦判讀,期盼能成為醫師的好幫手。新竹縣衛生局殷東成和科管局主任秘書游靜秋肯定院方AI 微創醫療技術,全方位提供優質醫療資源
果農頸椎痛到無法入睡 微創手術改善疼痛
2024/7/1582歲陳姓果農,以種植哈密瓜維生,近期發現肩頸持續酸麻痛,甚至無法入睡 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品質,透過保守藥物治療無法改善,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外科部長黃祥銘,經過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病患為頸椎退化骨刺壓迫到神經,透過醫病溝通決策,執行頸椎減壓微創手術。術後病患表示,疼痛明顯改善,術前無法入眠,躺著睡覺就很不舒服,術後當天已經可以躺著睡,「是近期睡的最好的一天。」陳姓果農特別親送自家種植的哈密瓜,表達對黃祥銘部長的感謝。
55歲竹科女長期久坐 椎間盤突出痠痛麻無力
2024/4/2255歲的竹科女長期右腿痠痛麻,從屁股痛到腳底甚至無力,走路還一拐一拐,經過三個月的藥物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江忠穎醫師,經過核磁共振,發現竹科女腰椎第五節以及薦椎第一節突出,壓迫到神經,經過約一個小時的微創椎間盤切除手術,術後隔天即出院,目前已經恢復正常走路。
長輩跌倒無法行走 椎體成形術改善完成環島
2023/11/20一名67歲的前校長劉秀雲,因為跌倒骨折,非常疼痛,幾乎無法行走,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江忠穎醫師,照了x光和安排核磁共振,診斷為腰椎第一節急性壓迫性骨折,壓迫的程度,嚴重到椎體原本是2.2公分已經降到只剩0.75公分了,江忠穎醫師安排椎體成形術,俗稱灌水泥的手術,手術約半小時,病患隔天就出院,後續加上復健,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剛完成環島,為了感謝醫師,特別親畫水彩畫,致贈給江忠穎醫師和復健科主任賴宇亮。
高齡病患恐懼手術 高頻熱凝手術緩解痛點
2023/3/13一名93歲的病患,因為脖子到肩膀非常疼痛,痛到一年來都只能坐著睡覺,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考量到病患年事比較高且心臟衰竭,開刀風險高,因此,建議可採用高頻熱凝手術,經過約15分鐘手術,打了兩針 ,病患表示,一周後疼痛指數減少幾乎一半,兩周後回診,疼痛指數大幅降低,終於可以躺著睡覺了。
牙齦痛兩天竟是深頸感染致休克 開顱膿瘍清除漸恢復
2022/9/19一名49歲設備工程師,過去有大腸癌病史,牙齦疼痛兩天,頸部及眼部腫脹,陸續出現脖子和眼睛腫脹,發燒,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症狀,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抽血及頭頸部電腦斷層檢查,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診斷為深頸感染併發牙齦及眼眶感染。 由於病患病程進展快速,引發敗血性休克,顱內膿瘍,呼吸衰竭,於加護病房治療期間,施予經鼻氣管內管置入,後線抗生素及升壓劑治療,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以開顱併內膿瘍清除手術。經兩個月治療之後,患者不僅脫離呼吸器沒有插管,意識也恢復清醒,手腳活動無礙,眼睛及頸部腫脹消失,唯膿瘍跑到眼睛造成視力模糊的後遺症。
48歲科技業老闆無症狀 意外發現動脈瘤救一命
2022/2/14一名48歲的科技業劉姓病患,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因突發右半身與臉部感覺異常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住院期間經磁共振造影檢查顯示右側小腦急性中風,也意外揪出左側內頸動脈遠端一個約3.7公釐大小的動脈瘤。康復出院後,患者因擔心動脈瘤恐有破裂的後遺症,經門診諮詢過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與醫學影像科李喬華醫師後,決定接受「血流導向裝置」置放手術處理動脈瘤,手術時間約半小時,術後經過一天觀察,隔天順利出院,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
微創血管內栓塞手術 成功搶救顱內動脈瘤病患
2021/9/6一名57歲劉姓女病患,突然出現爆炸性頭痛、頭暈、頸部僵硬疼痛,緊急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就醫,到院時意識清楚,但是畏光、反應遲鈍,昏迷指數14分。經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評估後,先安排腦部數位血管造影檢查,診斷為動脈瘤破裂引發急性顱內出血,再由巫智穎醫師與醫學影像科李喬華醫師共同會診給予治療建議後,家屬決定接受微創血管內動脈瘤栓塞手術,經過李醫師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後,手術成功。目前病患已經順利出院,意識清楚,恢復良好,手腳活動自如。
中醫大新竹附醫首例器捐 鼓勵器捐讓病患重生
2021/4/7中醫大新竹附醫由總院協助完成開院以來第一次的器官捐贈移植手術。神經外科江忠穎醫師表示,個案當時因不慎由高處墜落,腦幹受傷嚴重且呈現腦死的狀況,但因年輕且其他器官狀況良好,因此向家屬提議器官捐贈的可能性,個案爸爸表示,女兒一直是一個非常貼心的女孩,時常對他撒嬌,總是知道他的需要,看到女兒重傷,父母親內心非常不捨。 個案的姪子從小就備受阿姨的疼愛,看到阿姨受傷嚴重,不斷替阿姨加油。全家一心祈禱有奇蹟發生,但狀況還是越來越差,家人忍痛決定器官捐贈讓蔡小姐遺愛人間,家人告訴姪子「阿姨勇敢的去當天使,這份愛可以幫助更多人重生!」
醫寫春聯牛轉乾坤贈病患 盼疫情散去
2021/2/2中醫大新竹附醫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從小學開始寫書法,在求學以及醫師生涯中,把書法當成一個磨練及陪伴自己的良師益友。因為疫情關係,今年也特別寫下「牛轉乾坤」,分送給他中風或是行動不便的病患,「送春聯給他們,等於新的一年給他們祝福,希望可以趕快恢復健康。」巫智穎說。 巫智穎專長在頸腰椎退化、背痛、腦腫瘤、腦中風,擅長脊椎內視鏡手術和開顱手術,問他「拿手術刀和拿毛筆有甚麼不一樣?」巫智穎說,「開刀跟寫書法差不多,都是要經過幾千甚至幾萬次的練習,也都需要相當大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