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衛教單張
Health Education Information急診—腹痛病人自我照顧須知
2022/6/30一、當您因為腹痛到急診就醫時,請您在急診觀察期間注意: • 腹痛發生請暫時停止進食,並注意疼痛的變化及噁心、嘔吐、腹瀉等。 • 腹痛若有改善,需醫師診察後再決定是否進食。 • 若可進食,請先攝取清淡飲食為原則,並注意腹痛情形是否發生。
產房即刻母嬰肌膚接觸
2022/6/30糖化血紅色(HbA1c) 出生後的第1~2小時是新生兒最清醒的時刻,是幫助寶寶與媽媽及其他家人互動親子接觸最佳時機。因寶寶會嘗試睜開眼睛、抬起頭(尋找媽媽的聲音)、同時會出現一些吸吮、伸舌頭、尋乳動作,此時是最適合開始哺乳的時刻。
嬰兒基本心肺復甦術及異物阻塞處理
2022/6/30嬰兒為什麼要進行心肺復甦術 因嬰兒心肺功能暫停,最常見於早產兒的自發性呼吸暫停、嗆奶、意外等。 嬰兒基本救命術,首重維持呼吸道通暢,多數嬰兒可因此恢復心跳及血液循環。
哺乳期飲食原則
2022/6/30哺乳期飲食原則 目的 提供足以製造豐富乳汁的營養。 供應分泌乳汁所需的能量。 一般原則 哺乳婦應攝取均衡的飲食。 熱量:熱量的需要因人而異,通常與泌乳量成正比,此時期每日熱量的攝取以增加 500 大卡為宜。 蛋白質:哺乳婦每日宜增加 15 公克蛋白質,其中一半以上應來自高生理價值蛋白質食物,如牛奶、乳製品、蛋、肉、海鮮等。並且可搭配植物性蛋白質,如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
骨折病人飲食原則
2022/6/30骨折病人飲食原則 每天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使身體充分獲得各種營養素。六大類食物包括: (1) 低脂奶類 (2) 全穀根莖類 (3) 豆魚肉蛋類 (4) 蔬菜類 (5) 水果類 (6) 油脂與堅果 ( 核果 ) 種子類。 手術或受傷後 ( 例如骨折 ) 蛋白質的流失加速,應多選擇高生理價值的蛋白質食物,例如牛奶 ( 脫脂或低脂牛奶 )、蛋、瘦肉、魚、家禽類 ( 去皮 ) 等來補充營養。素食者可以選用黃豆及其製品來補充植物性蛋白質。 為加速傷口的癒合、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例如水果、深綠色及黃紅色蔬菜,如蕃石榴、柑橘類、檸檬、蕃茄等。
人工關節術後衛教說明
2022/6/30人工關節術後衛教說明 人工關節其目的主要在於提供一個人工的關節面,使原本變形或者退化的關節恢復活動的能力,以及正常的活動型態。 使用時機 嚴重退化性關節炎 嚴重骨壞死 外傷性退化性關節炎 關節變形合併退化或者關節磨損
食道靜脈曲張及出血
2022/6/30食道靜脈曲張及出血 肝硬化會引起門脈高壓,即肝門靜脈壓力不正常的升高,導致許多合併症,其中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即為其最嚴重者。 食道靜脈曲張是肝硬化病人常見的併發症,正常的肝門靜脈壓為 5 ~ 10 mmHg(一般不超過 6 mmHg),而當門脈壓超過 12 mmHg 時會引起側枝循環、食道靜脈曲張的產生,以及系統循環亢進的現象。
糖化血色素及血糖控制標準
2022/6/30糖化血色素及血糖控制標準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預防合併症,提高生活品質及增加壽命。 糖化血紅色(HbA1c) 血色素是紅血球中的一種蛋白質,它主要的功能是把氧氣帶到組織並將二氧化碳帶離組織,而葡萄糖可以附著在血色素上 ,直到紅血球被破壞為止;紅血球的平均壽命約 4 個月,被葡萄糖附著的血色素稱為糖化血色素。
急診—一般挫傷、扭傷、瘀傷之注意事項
2022/5/31 定義:扭挫傷是指關節附近的韌帶及組織,受到過度扭曲或拉扯,而導致皮膚、肌肉、肌腱、關節囊或韌帶等組織損傷;常發生部位有腳踝、膝、腕、 手肘及肩關節等。發生扭挫傷時,局部可能會有紅、腫、熱、痛,甚至瘀血腫脹情形。 急性處理原則如下: (1). 急性期以消腫止痛為主,此時患處不宜自行按摩、過度推拿、熱敷,避免加重出血、腫脹。 (2). 減少患肢的活動,但若無不適可活動肢端手指、腳趾,減少腫脹,促進循環。 (3). 將患部抬高於心臟高度約10至15分鐘,減少扭傷處出血或腫脹,並注意末稍血液循環狀況。
腰椎穿刺術
2022/5/31檢查目的 診斷用:抽取腦脊髓液做各種檢查,協助診斷,留取少量腦脊髓液進行顱內壓力測量、檢查、檢驗或引流腦脊髓液,例如:腦炎、多發性硬化症。 治療用:藉由腰椎注射藥物,協助治療。 麻醉用:可注射麻醉藥物行半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