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News70歲患者心臟衰竭喘到無法入睡 體外反搏治療已可開車
2021/12/670歲的洪伯伯過去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衰竭的病史,近來覺得下肢水腫,呼吸困難,晚上睡覺無法平躺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當天坐著輪椅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經過診斷,病患心臟肥大心臟衰竭,林圀宏醫師也跟家屬說明,病患情況危急。經過將近兩個月體外反搏治療儀器(EECP)治療,病患已經自行走路,還可以開車。
引進8K-HD寶石級電腦斷層掃描儀 0.28秒完成心臟血管掃描
2021/1/4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引進8K-HD全景寶石電腦斷層(GE Revolution CT),院長陳自諒表示,電腦斷層心臟檢查是目前非侵襲性檢查心臟血管的最佳利器,有五大特色。第一為快速,0.28秒的時間可完成全部心臟血管掃描、降低82%的輻射劑量,第二提供精準的鈣化分數與心臟血管阻塞狀況,第三無痛,第四智慧診斷,第五超高空間解析度0.23mm,甚至末梢血管仍能清晰可見,進而評估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
小五生罹心室頻脈 靠植入式心臟自動去顫器救命
2019/12/1835歲男星高以翔在大陸錄影,暈倒昏迷猝死,另有一名高三生在操場跑步發生猝死。猝死不是老人專利,年輕人也要重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部部長、也是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猝死是從出現症狀到死亡,不到24個小時的時間;而猝死有90%是心臟病所造成,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時間與任何人身上,通常沒有徵兆,是「無聲殺手」。 林圀宏提到個案,一名國小五年級A 學生,在校表現品學兼優,還是大隊接力選手,動靜皆宜! 不過,卻曾經在家發生暈倒,也曾經在學校發生氣喘不過來情形,幸好經過急救都挽回性命。林圀宏確診A 學生是罹患心室頻脈,隨時有猝死風險,建議裝置「植入式心臟自動去顫器」。A學生裝了「植入式心臟自動去顫器」之後,雖然還曾經發生昏倒,但是去顫器主動偵測,均能即時挽救年輕生命。A學生還特別畫了一幅畫感謝林圀宏部長,畫中以可愛的手法呈現心臟和去顫器共存的溫馨畫面。
9月10日世界自殺防治日 醫師呼籲全民一起對抗憂鬱症
2019/9/6國際自殺防治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WHO) 從2003年開始,將每年的9月10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呼籲世界各國重視自殺議題、推展自殺防治。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周伯翰醫師表示,根據統計,自殺者其中約有80%為憂鬱症患者,WHO也指出2020年憂鬱症將會是僅次於心臟病導致身體失能的疾病。因此,周伯翰醫師、中醫科醫師周書玉、急診科醫師廖顯文、心臟血管科醫師楊晨佳和心理師游沛穎,呼籲全民一起加入對抗憂鬱症運動。
桃竹竹苗唯一 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 病患減少致癌風險
2019/7/3128歲陳姓病患,心悸困擾三四年,非常容易疲倦,熱愛的羽球運動只好先暫停,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檢查後發現為頻繁心室早期收縮,在七月接受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過程約105分鐘,輻射時間為0,隔天即下床,目前恢復良好。
2019 國家地理世界海洋日6/2 路跑 中醫大新竹附醫30醫護出征
2019/5/28響應2019國家地理雜誌世界海洋日6月2號路跑,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由院長陳自諒,號召約30位醫護人員志工加入路跑行列。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五年來跑了31場全馬,18場半馬,從台灣彰化、台中、南投等,跑到日本東京、京都、長野、橫濱、靜崗,這次他也相約兩位心導管室同仁一起加入路跑。
年輕族群耳垂出現皺紋 醫:可能潛藏心血管疾病
2019/4/19提到耳垂,又大又肥厚的耳垂象徵著福相,但是如果仔細觀察耳垂冒出斜切的皺紋摺痕?可能要注意囉!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提醒,耳垂出現如皺紋般的摺痕,代表耳垂中富含彈性的「膠原蛋白纖維」缺血,缺血原因來自耳垂動脈萎縮、供血不足,膠原蛋白纖維會減少,導致耳垂缺乏彈性,在耳垂上就會形成很深的一條皺紋「diagonal earlobe crease」(對角耳垂皺紋),推測病人可能潛藏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60歲以上的人,如果出現耳垂縐紋,可能跟年紀有關,膠原蛋白纖維會減少,但是60歲以下的人,如果出現耳垂縐紋要特別注意,就要檢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醫護人員首次上場拍形象廣告 召募護理師
2019/3/18「第一次當MV男主角很新鮮!為了醫院,一切都值得!」為了拍攝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召募護理師,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特別打上紅色小啾啾增加亮點。急診室主任游俊豪也第一次上場拍MV,和護理人員模擬急診室24小時搶救生命分秒必爭!「很榮幸能夠擔綱演出」 護理師溫也寒娓娓道出第一次拍攝的感受。導演林清華提到,醫護人員雖然第一次拍MV,但是平時默契十足,畫面非常自然,完全不用「演」。
3D 立體定位電燒手術 治癒9旬病患長年心律不整
2019/3/13「林醫師是我的救命恩人!」高齡91歲的許伯伯一見到林醫師忍不住搭肩來表達謝意,更當場秀了一段健康操,証明心臟一切正常不會心律不整。許伯伯20年前即被診斷有心律不整,之前不以為意,直到2年前因為呼吸困難開始服用抗心律不整和抗凝血劑藥物還是無法根治,看過幾位醫師都評估他的年齡過高不適合動刀。但許伯伯不放棄,到中國醫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林主任發現當時伯伯心房跳動速度每分鐘高達250下,也連帶導致心室跳動速度也高達每分鐘120下,比正常人每分鐘70-80下高了許多,導致心臟過勞。以「3D 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治療,兩個小時後,讓91歲患者恢復正常心跳,四小時就可以下床活動。